5月22日,銅川市政協召開雙月協商座談會,在會前碰頭會上,一名委員提交的調研成果書面材料被調研組以“面太大,不聚焦”推翻,并提出了具體修改意見。
4月份,銅川市政協組織由委員、專家學者及政府部門同志組成的調研組,圍繞年度首次雙月協商議題“創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到外省、市開展考察調研。為“捧”出高質量的調研報告,調研歸來后,市政協多次進行研討交流,征求智庫專家意見建議,確保協商取得實效。
銅川市政協副主席王曉剛說,像這樣的碰頭會貫穿了外出調研活動的始終。每到一地,考察學習當地先進經驗后,迅速落腳到銅川實際,反復推敲、不斷碰撞,力爭提煉出實用、管用的對策辦法,為銅川創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貢獻政協智慧。
調研前做足“功課”
此次外出調研從3月份開始籌備,調研組成立后,立即與銅川市科技局聯系對接,收集整理相關文件和資料,并通過微信工作群向調研組成員推送,幫助調研組成員熟悉政策、知情明政。同時,要求調研組成員充分利用網絡和媒體認真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和做法,自覺聯系銅川工作實際,深思細研,為高質量開好雙月協商座談會提供了政策理論支撐。
3月下旬至4月上旬,調研組兩次邀請市科技局同志就國家高新區創建情況進行專題培訓,了解創建工作進度、面臨的形勢和重點任務,查找全市創建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項。
“明確了外出調研的方向和重點,我們有針對性地選擇全國范圍共同認可的、工作成效突出的重慶市和四川省瀘州市、宜賓市,以及榆林市、安康市作為考察學習目的地。”銅川市政協經科委主任倪亞林說。
調研中“長江夜話”
在川、渝考察期間,調研組深入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兩江協同創新區、重慶文理學院新材料技術研究院、重慶云谷·永川大數據產業園等20多個考察點,通過進園區、入企業、看現場、聽介紹,全面了解創建國家高新區的主要做法與先進經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川省宜賓市,參觀考察相關園區創建成果后,調研組意猶未盡,連夜邀請園區負責人、當地經濟領域專家解讀“產—城—人、人—城—產”協調發展思路,聽取科創型企業升級改造、引進管理體制機制創新以及資源要素保障等方面的經驗介紹,結合銅川資源稟賦,深入探討適宜可行的路徑。
侯社委員將這次“計劃外”的訪談活動稱為“長江夜話”。他說:“‘長江夜話’讓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啟發了思路。”
4月23日至27日,調研組到榆林、安康考察學習,市政協副秘書長趙小軍用“從金山銀山到綠水青山”來描述連日來的行程,“兩地在科技成果轉化、新興產業發展等方面的許多先進經驗和做法值得學習和借鑒,為今后提高創建水平提供了有益參考”。
調研后研究“落地”
此次考察之行,委員們一邊學習外省市經驗,一邊思考研討本市創建國家高新區的對策和辦法,是一場開拓視野、增長才干、豐富閱歷的學習之行,也是一場思想碰撞、尋標對標、取經問道之行,更是一次尋找差距、汲取經驗、激發干勁的成長之旅。
經過沉淀思考和反復磋商,委員們建言熱情持續高漲,建議意見更精準、更具操作性。碰頭會上,討論也愈發熱烈。
“建議市政府成立銅川市國家高新區申建工作領導小組,并明確市領導牽頭主抓,市科技局牽頭統籌全市科技與產業資源以支撐國家高新區申報。”
“建議建立高新區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資金,專項用于高新區企業創新能力提升、重大項目研發、創新平臺建設、重大項目引進。”
“借鑒安康市玩具文創產業鏈以商招商發展模式,激活招來一個、引進一批、促成一片的‘葡萄串’效應。”
……
據了解,近期,委員們將帶著滿滿的收獲,分別圍繞科技創新及平臺建設應用、優化產業布局、人才培育引進及科技成果轉化等,為銅川創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真言、獻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