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四月,萬物競發;珠江奔騰,氣勢磅礴。
高質量發展的號角響徹嶺南大地,廣州擂響比學趕超、賽龍奪錦的激越鼓點,掀起全市“拼經濟”的熱潮。作為中管金融國有大行,中國銀行緊跟重大決策部署,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通過加碼支持大項目、“活水”澆灌大產業、添力構筑大平臺、傾情服務大民生等,為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動能,全力以赴助力廣州高質量發展走前列、挑大梁。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未來,廣州中行將堅決落實各項決策部署,以更大力度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州實踐,高水平服務制造業立市、科技創新強市、南沙開發開放和百千萬工程等,以金融之力助推廣州在高質量發展征程上奮勇先行、加速奔跑,為廣州高質量發展貢獻中行智慧與力量。
全力拼,加碼支持大項目
塔吊林立、機聲隆隆,各項工程的轟鳴聲奏響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抓好項目建設,既是穩經濟、促發展的當務之急,更是蓄后勁、植優勢的長遠之策。
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廣州立下今年力爭固定資產投資達1萬億元的“軍令狀”。如今,廣州以重大項目為牽引,大抓有效投資落地落實,一季度,廣州經濟循環加快暢通,投資、交通等領域重大項目火熱推進,發展脈動愈發強勁。
圍繞廣州市“攻城拔寨”清單、“十四五”等重點項目,中國銀行廣州各分支機構加快全項目觸達、全流程推進、全產品支持。據悉,該行一季度已投放項目103個,投放金額超420億元。從廣州地鐵、白云機場擴建配套工程、增天高速等基建項目,到增城、從化、花都電廠項目等高質量發展工程,廣州中行優先保障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的貸款投放,全力支持廣州“大基建”“大項目”加快發展。在支持“百千萬工程”落地方面,更是不遺余力。通過加大力度推進三舊改造,加強各區供銷社服務,全力支持鄉村振興,一季度該行涉農貸款授信余額接近370億元,以實際行動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進入“快車道”,助力提升綠美廣州品質。
暢通大循環,交通物流建設承擔著關鍵樞紐作用。
廣州中行為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項目提供授信支持70億元。該項目是廣州4個國家級物流樞紐之一,是“通道+樞紐+產業”樞紐經濟示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隨著規劃持續推進落地,廣州中行將助力東部樞紐發揮打開局面、占據主動、帶動全局的戰略作用,為廣州打開一扇融江入灣、面向世界的戰略門戶。
加速跑,“活水”澆灌大產業
今年,廣州把“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列為十項重要任務之首,彰顯了廣州以制造業立市、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信心和決心。
在強產業的道路上,廣州中行搶時間、趕進度、抓機遇,暢通金融活水,澆灌制造業之花。通過發揮中國銀行“商行+投行”優勢,著力支持“萬千百”規模化產業鏈群梯隊建設,著力支持“強芯”“亮屏”“融網”“智車”等工程,助推廣州加快產業體系升級發展。
助力制造業挺起“強脊梁”,讓“制造業立市”底氣十足。一季度,廣州中行制造業信貸投放力度不斷加大,制造業貸款規模穩步增長,中長期和信用貸款加快投放,占比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步伐越邁越開。據了解,該行一季度投向制造業授信余額超370億元,同比增幅23%。
廣州中行支持一批“標桿項目”“標桿企業”加快發展。其中,該行重點支持樂金顯示、廣汽埃安等企業項目建設和資金運營需求,合作以來投放金額近百億元。同時,該行為企業提供“融資+融智”一體化的綜合金融服務,有針對性地彌補產業鏈資金短板,加大滿足戰略投資、國際結算、代發薪等實際金融需求。
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之一是創新。廣州正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等方面聚焦用力,激活產業源動力,不斷提升城市綜合實力。
作為科技金融領域的先行者,廣州中行綜合運用投、貸、債、股、險、租等產品,持續完善“中銀科創+”平臺,為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通過構建“科技支行+政銀風險分擔+投貸聯動”的服務體系,累計為超3800家科創企業提供授信支持超450億元,均排名同業首位;一季度為近500家“專精特新”企業提供授信支持超35億元。此外,該行創新政銀合作模式,通過科技信貸風險分擔機制,著力解決科創企業融資難問題。運用“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及“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該行向入池客戶累計提供授信超500億元,授信金額在所有合作銀行中占比超過51%,排名首位,全面支持廣州在科技創新的跑道上跨越趕超。
奮力抓,添力構筑大平臺
南海之濱,獅子洋畔。
承載著新使命的南沙,正胸懷立足灣區的戰略擘畫、協同港澳的時代機遇、面向世界的廣闊視野,行走在更加壯闊的新征程上。今年,廣州首次明確將南沙作為廣州“雙核”(中心城區、南沙新區)之一,提出把南沙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和新引擎。
為全面推動南沙開發開放上水平,廣州中行持之以恒抓好《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落地落實。一方面,該行積極打造“1+1+3”工作體系,明確20條具體行動措施,全面融入南沙發展大局。目前,該行在南沙的存貸款規模、科技信貸余額均排名同業首位,有力支持南沙發展。累計向南沙港四期碼頭、科創產業園、獅子洋高速批復金額近220億元,投放近60億元。另一方面,該行落地賬戶服務、結算匯兌、投融資和國際貿易5大類14項金融改革創新,已成功落地首批“澳門開戶易”業務、首筆貿易融資資產跨境雙向轉讓業務,獲得南沙人才卡發卡資格等。在民生服務領域,當前已實現南沙三甲醫院服務全覆蓋,更成為粵港澳融合示范項目——廣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的唯一服務銀行。
一項項重要試點落地南沙,當中也有中行服務的腳步和蹤跡。作為廣州期貨交易所首批期貨保證金存管銀行,該行助力行業龍頭產業客戶摘得工業硅期貨首批交易;支持南沙搭建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率先落地“跨境理財通”業務,簽約客戶規模、投資產品交易量穩步增長,并保持市場領先。
有溫度,傾情服務大民生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近年來,廣州堅持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同向而行,每年在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領域推動十件民生實事,夯實民生厚度,助力建設宜業宜居幸福之城。廣州中行持續打造高效便捷的惠民金融服務平臺,助力廣州民生事業走在前列。
適老化服務方面,廣州中行網點精心設計了“敬老專窗”和“敬老專座”,在取號機上設置專門的“老人優先”號,開通老年客戶的綠色通道。打造老年客戶專用版本手機銀行,為老年客戶量身定制“歲悅長情”個人養老服務品牌,助力“養老”變“享老”。目前,廣州中行共建成23家養老特色金融網點,為老年客戶群體營造溫馨舒適的業務辦理環境。
“新市民”服務方面,廣州中行結合新市民群體的工作特點、生活和養老需求,不斷完善住房金融、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
通過設立新市民服務站、新市民特色網點等舉措,不斷提升基礎金融服務便利性。其中,在華南地區首家總行級“5G智能+灣區館”成功上線智能柜臺社保卡即時發卡項目,實現港澳臺居民智能柜臺實時申領社保卡功能廣東同業首發。廣州各網點開設社保服務專窗,港澳臺“新市民”持卡式證件在指定網點僅需10~15分鐘即可自助申領和激活社保卡。
數讀2022
2022年,廣州中行各項貸款當年新增近650億元,進一步傾斜信貸資源支持廣州高質量發展。
戰略新興產業貸款增速超217%,綠色金融、普惠金融、制造業貸款增速分別達67%、32%、25%,科技貸款、消費貸款規模同業領先。
全年實現國際貿易結算量超500億美元、跨境人民幣結算量超2000億元,增速分別達29%、37%,助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以綠色低碳轉型為重點,大力支持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環保、綠色農業等發展,全年綠色貸款余額近690億元,當年增速達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