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在北京舉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實施情況年度報告(2023)》發布會。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部門啟動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第2次修訂,研究2024年-2025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實施積分池管理制度,探索與碳交易市場銜接機制。
根據積分池制度,在積分市場供大于求時,可由企業自愿申請新能源汽車正積分收儲。收儲至積分池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儲存有效期為5年,并且不再設結轉比例要求,即每年向后結轉不再有折損。
而在積分市場供小于求時,企業可選擇釋放存儲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以此調節積分市場供需。積分池收儲、釋放積分的觸發條件由供需比確定,其中供需比是指當年度可供交易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與待外部交易抵償的負積分比值。
事實上,關于建立新能源汽車積分池制度的倡議,早在一年前就已出現,主要原因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積分價格波動過大。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突飛猛進,導致‘雙積分’市場供大于求,積分交易價格大幅下降,低于企業對積分價值的預期。”北汽新能源方面表示,在2023年度至2024年度,公司預計將很難從“雙積分”中得到收益,導致企業資金流壓力較大。
長安汽車相關代表表示,在“雙積分”實施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就是積分價格波動過大,當供需波動超過一定程度后,缺乏靈活的調控機制,增加了規劃可預期性的難度。
為此,2022年7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的決定(征求意見稿)》提出,建立積分池制度,根據積分市場的供求情況,由企業自愿申請新能源汽車正積分收儲或者釋放,以此調節積分市場供需。
“有關部門當時就已經注意到積分交易價格波動太大給產業發展帶來的影響,并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中汽數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冬昶表示,隨著時代的發展,“雙積分”政策會根據形勢變化進行適當調整,更好地發揮統籌協調作用。
中國乘用車產業聯盟秘書長張秀陽表示,積分池制度,可以緩解積分市場供需和價格問題。“‘雙積分’政策的初衷是鼓勵車企多生產新能源汽車,以取代新能源汽車補貼。但隨著新能源積分價格持續下跌,對于部分車企而言,費力生產新能源汽車甚至不如直接購買積分劃算。此次引入積分制度,就是為了解決積分價格過低的問題,激勵企業投入生產研發,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
上汽方面表示,引入積分池可以減少市場的不確定性,對穩定市場及維護汽車行業平穩發展是利大于弊的。但目前積分池僅適用于新能源汽車正積分,油耗正積分仍缺乏調節機制,大量油耗正積分因過期而無法交易,建議建立油耗積分池,或調整油耗正積分結轉機制,延長結轉期限,使交易更加靈活。
北汽新能源方面表示,建議同步啟動其他政策手段支持新能源汽車大力發展,比如延續財政補貼、實施購置車輛稅收優惠等。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