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朔爾茨16日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開幕式上表示,德國希望幫助智利、印度尼西亞和納米比亞等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建設加工基礎設施,以推進供應鏈多元化。一些外媒在進行相關報道時,認為此舉是為減少對中國關鍵原材料的依賴。
據路透社、奧地利《薩爾茨堡日報》等媒體16日報道,朔爾茨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表示,“我們目前從中國進口大量(原材料),盡管那里的稀土、銅或鎳通常不是從當地開采的,而是在印度尼西亞、智利或納米比亞等國家開采”,“如果我們成功地將更多的加工環節設在原材料產地,那么這不僅會給當地帶來更大的繁榮,我們也將確保在未來有不止一個供應方”。路透社稱,從朔爾茨的表態可以看出,德國正試圖減少在鎳等關鍵礦產資源方面對中國的依賴。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專家田德文說,德國國內確實存在減少對中國關鍵礦產資源依賴的呼聲,但這種表態更多的是做給國內看的。現實情況正如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所說,德國不能與中國“脫鉤”,“脫鉤”也不是歐洲對華政策的選項。從現有合作模式來看,減少對華經濟合作,對德國不利。
另據路透社16日報道,德國內政部長費澤當天表示,德國正在檢查已經安裝在該國5G網絡中的所有來自中國的組件。德國《星期日圖片報》援引費澤的話稱,“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通信網絡”,檢查的三個優先事項是識別風險、避免危險和避免依賴。德國《明星》周刊網站報道稱,根據研究,僅來自華為的組件就占德國5G網絡的59%。不過,費澤強調,調查并非針對個別制造商,但她也表示,“如果我們認識到危險,那么將禁用相關組件”。一名德國政府消息人士3月向路透社表示,德國一直在考慮禁止電信運營商在其5G網絡中使用華為和中興的某些組件,甚至可能要求電信運營商移除和更換已經內置在網絡中的組件。
田德文認為,德國在獨立性上一直有所欠缺,在安全上比較依賴美國,最近這些年歐洲的經濟、能源領域都在“安全化”,這導致許多其他領域的議題就都變成安全議題,德國更加依賴美國。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德國政府是聯合政府,其中親美的綠黨在執政聯盟中呈上升勢頭,雖然實際上德國對中國的華為、中興等并沒有那么忌憚,但為了讓美國人滿意,德國政府不得不擺出這種姿態。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