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為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了方向。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近日,農業銀行出臺《2023年“三農”信貸政策指引》(以下簡稱《指引》)。
《指引》提出,2023年農業銀行要加大對糧食安全、重要農產品供給、農業基礎設施、農業科技裝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特色產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以及農業農村減排固碳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鞏固提升服務鄉村振興領軍銀行地位。
為引導信貸有效投放,《指引》匹配了二十五條差異化信貸政策。在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方面,調整農業行業分類,優化大豆油料產業鏈客戶授信額度核定政策,進一步擴大農業供應鏈核心企業“鏈捷貸”產品適用范圍。在農業基礎設施方面,優化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及重點水利項目信貸政策,支持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允許鄉村振興項目庫項目實行業務容缺受理。在農業科技裝備方面,加大農機制造行業支持力度,優化農機購置貸款政策,推動做好農業科技研發應用金融服務。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方面,聚焦脫貧地區、革命老區和邊疆民族地區,保持信貸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加大對國家涉藏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政策傾斜支持。針對涉農央企、農墾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明確了包括客戶分類、授信額度核定、信用貸款、擔保管理等在內的一系列差異化信貸政策。
《指引》強調,協同推進產品及服務模式創新,全面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在現有產品創新政策基礎上,進一步下放“農、林、牧、漁”業及農副食品加工、倉儲、流通等領域的“三農”產品創新權限。鼓勵圍繞養殖企業、高標準農田建設、“三農”和縣域特色場景等領域,開展金融服務模式創新。積極服務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推動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指引》要求,要牢牢守住風險合規底線,明確將反洗錢等合規管理要求貫穿信用業務全流程,確保業務開展依法合規、審慎經營。
據悉,除信貸政策指引外,近期農行還印發了 《關于做好2023年“三農”金融產品創新工作的意見》,圍繞構建更加完備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產品體系,明確五個方面十六條具體意見,強化“總行統籌協調、分行主體創新、基地先行先試”三個作用,著力打造鄉村振興拳頭產品,持續提升“三農”產品推廣成效,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和農業強國提供有力支撐。目前,全行已設立“三農”產品創新基地83家,“三農”特色產品總數達27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