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4 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了《一圖速覽 2023 年財政支持重點》,其中,在 " 支持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 中提到,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 30 元,達到每人每年 640 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 5 元,達到每人每年 89 元。
" 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健康。"4 月 5 日,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系研究員劉玨表示:提高基本醫療保險是解決老百姓‘看病貴’問題的重要舉措之一。隨著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的提高,這意味著人均自付費用會進一步降低。
浙江省仙居縣一家醫療器械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在調試生產線上的一套醫學實驗室設備
從 2016 年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達到每年 420 元開始,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持續增加。2017 年居民醫保各級財政人均補助標準在 2016 年基礎上新增 30 元,平均每人每年達到 450 元;2018 年城鄉居民醫保補助標準人均增加 40 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于 490 元;從 2019 年開始此后每年居民醫保各級財政人均補助標準分別每年都增加 30 元,在 2023 年居民醫保各級財政人均補助達到每人每年 640 元。
2016 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從 40 元提高至 45 元,2017 年、2018 年連續兩年分別增加 5 元,2019 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提高 4 元,達到每人每年 69 元;此后每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提高提高 5 元,2023 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 5 元,達到每人每年 89 元。
" 自 2009 年新一輪醫改以來,我國不斷完善醫療保障體系,目前我國已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穩定在 95% 以上,這對于一個 14 億人口的人口大國來說,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也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與肯定。" 劉玨表示。
此外,劉玨補充,"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主要是用于國家為居民免費提供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等多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以更好地預防和減少疾病發生,實現人人享有健康。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提高 30 元和 5 元,推動基本醫保省級統籌。"
(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