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政府正式提交8864億美元的2024財年國防預算需求,美各軍種和相關戰區的預算需求相繼浮出水面。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獲得的美軍印太司令部的一份報告稱,美軍印太司令部提出超過150億美元的預算需求。這么大一筆預算將用于什么領域?這與美國一再渲染的所謂“大國競爭”戰略有著怎樣的關聯?
實際拿到的可能更多
從美軍印太司令部向國會提交的專項報告看,該司令部為2024財年編設的預算需求大幅上漲,達到153億美元。2022年初,當時美國防部為印太司令部編設的2023財年預算需求為61億美元,但國會最終批準的實際執行預算額為115億美元。由此可以看出,美軍印太司令部2024財年預算的編列近乎是上一財年提出預算需求水平的2倍多,是實際執行預算的1.3倍。
一位軍事專家表示,從近些年來美國防預算的需求編設與實際撥付的對比趨勢來看,美國會總是以美國防部編設需求不足以支撐與中國進行所謂“大國競爭”為由,大幅提升年度預算水平,因而可以預計,2024財年美軍印太司令部獲得的實際資金量很可能將多于153億美元。
美軍社交媒體賬號近日發布的美軍F-22隱形戰斗機參加演練的圖片。
專家提醒,美國防部還在2024財年國防預算中為“太平洋威懾倡議”編設了91億美元的預算需求。該項目預算并不屬于印太司令部預算范圍之內,是美國會為應對中國而設立的專門預算項目。盡管“太平洋威懾倡議”預算不分攤印太司令部的預算額,但該項目建設的軍事能力卻歸印太司令部指揮運用。而且自“太平洋威懾倡議”項目設置以來,也總是出現美國會實際撥付額度遠遠大于預算需求額度的情況,預計2024財年“太平洋威懾倡議”的實際額度也將持續上漲。
在2024財年,美軍印太司令部和“太平洋威懾倡議”的預算額度都可能連續上漲,充分說明美軍在亞太地區軍力投入在持續加大。而美軍印太司令部在報告中向美國國會要錢的借口是“印太地區安全形勢正日趨危險,發生沖突與危機的風險不斷上升”“美國面臨的戰略競爭囊括所有領域,(競爭者)脅迫鄰國,試圖獲取地區主導權”。
這筆錢要花在五方面
從美軍印太司令部向美國會提交的專項報告看,目前該司令部的153億美元預算主要計劃用在以下方面:
第一是加強部署態勢與力量存在。涉及到的預算額為108億美元,包括多項建設內容。首先是強化關島和夏威夷的防御措施,預算需求為16億美元。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諾聲稱,于2026年前在關島建設陸基“宙斯盾”系統依然是印太司令部追求的首要目標。
建設天基和網絡攻防能力也是一個投入重點。投入53億美元建設“持久戰場空間感知”能力,包括“下一代過頂持久紅外”項目,建設專門用于導彈預警、跟蹤和防御的衛星和傳感器網絡,“能夠持久并全面覆蓋空、海和地基發射的導彈威脅”。投入4億美元,用于打造網絡攻防能力。這些項目將構成美軍在太平洋地區感知和跟蹤網絡的骨干架構,能夠融入遠程精確打擊武器,方便指揮員獲取近實時的打擊目標信息。
建設“一體化海上火力”,預算需求為28億美元,包括大力采購“海上打擊型戰斧”導彈、遠程反艦導彈、“標準-6”型導彈、“精確打擊導彈”和海軍陸戰隊新型的遠征艦艇攔截系統(NMESIS)。所謂遠征艦艇攔截系統,就是使用無人移動發射平臺發射“海軍打擊導彈”,令美國海軍陸戰隊具備陸上反艦能力,滿足美海軍陸戰隊未來的力量設計。
第二是提升軍事基礎設施建設與后勤保障能力。預算需求為23億美元,包括建設新型機棚、衛星通信站點和物資存儲設施等。據悉,軍事設施的建設重點包括在天寧島、帕勞和關島。3500萬美元將用來預置裝備、燃料和物資。
第三是推動創新與試驗。預算需求為11億美元,建設各類試驗和訓練設施、模擬仿真中心和機動訓練支援系統。比如投入5000萬美元研發“人工智能賦能的規劃和演習”系統,該系統俗稱“風暴突擊者”,能夠使用機器學習和各種分析工具,幫助美軍人員進行多域戰役層面的演習活動。
第四是強化與盟友伙伴國關系。預算需求是6.96億美元,用來幫助盟友伙伴國提升軍事與防務能力水平,并開展相關軍事合作。
第五是支撐人力資源。預算需求為3.73億美元,主要用于補貼或獎勵所屬人員。
前述中國專家表示,美軍印太司令部設計的2024年預算需求,與當前美國加緊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布局趨勢相吻合。一是重視關島導彈防御能力建設。美軍始終擔心,隨著中國軍事能力的不斷增強,關島作為軍事樞紐的地位岌岌可危。美軍十分注重強化在太平洋地區的“過程防御”和對關島的“面防御”。二是不斷拉攏盟友伙伴國,提升美軍準入權。軍事準入權包含的內容和范圍比較廣泛,既包括基地使用權限,也包括領海領空領土使用權限等。美近期擴大在菲律賓境內的基地使用權就是典型的例子。三是通過轉型提升軍事威懾能力,大力提升部隊攻擊性。美推動駐亞太地區的海軍陸戰隊轉型為“瀕海作戰團”、準備在澳部署攻擊核潛艇和戰略轟炸機,與此番使用大量資金構建“一體化海上火力”如出一轍。
連美陸軍都在盯著亞太搶預算
從2024財年美國國防預算總體情況看,美各軍種都在著力推動軍事戰略重點向亞太地區傾斜。比如美海軍著力推進水上和水下無人器研發和部署,美空軍繼續加大B-21戰略轟炸機研發和采購等。美陸軍的表現也十分搶眼。
從預算需求編制來看,美陸軍提出1855億美元的預算需求,比2023財年1852億美元的執行預算僅多了約0.2%。2024財年國防預算總體比上一財年增長了3.4%,其中空軍漲幅最大,為4.5%。由此可以看出,美陸軍在各軍種的預算爭奪中處于“失敗者”地位。實際上,關于美陸軍規模問題,美國內不少專家認為,隨著美軍事戰略重心東移到印太地區,未來美軍面臨的戰爭和沖突將主要聚焦于海、空作戰域,陸軍所能發揮作用有限,因此美陸軍應適當縮減規模,以節約經費資源用于強化美國海空力量建設。盡管2024財年的預算并沒削減美陸軍規模,但此種態勢已反映出美陸軍的窘境。
然而,仔細研究美陸軍的預算構成,卻不難發現,美陸軍也依然著眼強化在亞太地區的軍事作用調整。美陸軍提出50億美元預算,用于采購遠程導彈,這比2023財年的實際執行預算多出11億美元。此外,美陸軍還準備投入10億美元,用于繼續研發“遠程超音速武器”項目,為陸軍提供在“第一島鏈”之外發起打擊的能力,以擊敗對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目前,打造遠程精確打擊火力是美陸軍的6個現代化重點之一。美陸軍認為,具備了可靠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美陸軍在印太地區的軍事作用將不輸給海空軍。
“我們將繼續發展和采購裝備,增強與印太地區相關的能力,包括遠程火力、防空體系、深層感知以及在激烈競爭環境下的后勤能力等。”美陸軍副部長加布·卡馬里奧說。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