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乍暖還寒,勤快的莊稼人不誤農時不負春,紛紛走進設施大棚開展農業生產,大棚內洋溢著濃濃的春意。
清晨,在安塞區化子坪鎮馮岔村,正在日光溫室里采摘茄子的菜農馮新利敏銳地感知到溫度和風的細微變化,瞅瞅日頭,看看時間,拉開了大棚的簾子。
“現在,我種植的茄子每斤能賣到3.3元。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計算,一年下來,我可以掙8到9萬元。”馮新利高興地說。
近年來,安塞區堅持把設施蔬菜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來抓,狠抓設施蔬菜基地建設、“三改一提”關鍵技術集成推廣、蔬菜精深加工、市場營銷等,有力推動了設施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設施蔬菜是一項朝陽產業,現代農業特征明顯。圍繞“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經濟效益”的目標,安塞區大力實施“科技興菜”戰略,著力提高產業質量效益,創新推廣了安塞“九五”式溫室結構,完成舊棚改造1798座,全區“九五”式溫室占比達92%,并在陜北地區廣泛推廣。
產業興,則百姓富。在安塞區,“菜籃子”鼓起了不少村民“錢袋子”,讓當地群眾的種植積極性越來越高。
如今,在顯著效益促動下,安塞設施蔬菜面積以每年2000畝的速度快速推進,設施蔬菜產業已經成為農民接受程度最高、鄉村振興效果最明顯、綜合收益最好的一項農業主導產業。
實踐證明,安塞設施蔬菜是一項致富產業,堅定不移做大做強設施蔬菜全產業鏈已成為全區干部群眾的共識。目前,設施蔬菜產業涉及安塞區9鎮、3個街道,覆蓋118個自然村,有2.76萬人從事設施蔬菜種植,從業農民占農村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穩定的產業規模帶動了穩定的市場和效益,穩定的市場和效益促進了全產業鏈快速發展。
在安塞區化子坪蔬菜分揀中心,一箱箱經過分選打包好的蔬菜,正陸續裝車,即將發往西安、銀川等地。
2022年,安塞區與上海容邦、西安黃馬甲等企業達成訂單銷售、品牌培育方面的合作,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蔬菜價格,增加了農民收入和蔬菜整體效益。
品牌就是產業鏈。近年來,安塞區成功注冊“塞北鼓鄉”“鼓鄉菜圃”“鼓鄉綠園”等7個蔬菜商標,“安塞茄王”“侯溝門黃瓜”等多個果蔬品牌深受西安、武漢等地市場歡迎。
走進安塞工業園區,延安金源鴻餐飲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抓緊時間將采購回來的蔬菜進行分選、分切、清洗、打包。
延安金源鴻餐飲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大宗食材配送、凈菜配送及勞務服務為主營業務的配餐中心隨著安塞區蔬菜產業鏈的發展,該公司將采取“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做好產業鏈發展中的關鍵一環,帶動種植、養殖農民發家致富。
目前,安塞區建成蔬菜分級包裝點3個、蔬菜凈菜加工生產線2條,建起果蔬預冷保鮮庫1.8萬立方米,年凈菜加工能力1000噸以上,實現產值2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