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開年,惠州吹響了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沖鋒號”,朝著加快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快馬加鞭。身為國之大行,中國銀行惠州分行(以下簡稱“惠州中行”)立足新發展階段,緊跟惠州高質量發展步伐,圍繞重大項目建設、重點產業需求等方向,按下金融服務“加速鍵”,開足馬力為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提供強勁動力。
爭春宜早,惠州中行跑好新年開局起步第一棒,捷報傳來:截至2023年2月,該行貸款余額成功突破1000億元大關,標志著該行在融入惠州市場,推進高質量發展路上邁入新臺階。
全力以赴推動項目融資“擴量”
1月28日,開年復工第一天,廣東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省委賦予了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使命任務,在春意盎然的氣息中擂起奮進催征的金鼓,奏響了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強音。
就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當日下午,我市舉行2023年“凝心聚力 金融助力”——惠州市高質量發展企業授信簽約儀式上,作為6家授信簽約銀行之一,惠州中行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惠州市委、市政府“制造業當家”戰略,在活動現場向惠州中京電子科技等3家企業合計授信近40億元。這是惠州中行傾心支持、持續“加碼”助力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金融是地方發展的“血液”,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機構的使命所在,也始終是惠州中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新的號角已吹響,如何在服務大局中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答卷,惠州中行有底氣。
在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在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服務戰略新興產業之路上,惠州中行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該行始終胸懷“國之大者”,積極融入惠州市加快“雙區”建設、打造國內一流城市的歷史進程,主動介入提供支持。圍繞城市重大戰略布局,抓住地方經濟建設脈搏,持續擴大融資總量,優化貸款投向,創新探索新型發展道路,在惠州市基礎設施、現代產業、社會民生、創新驅動、公務服務等重點領域開展深度戰略合作。
春光不負趕路人,惠州中行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中蹄疾步穩,業務規模站上新臺階——截至2023年2月27日,該行各項貸款余額成功突破了1000億元大關,達1002億元;比2019年底(538億元)增長近500億元,相當于三年間貸款增長了近一倍。同時,該行堅持加強業務風險防控,持續提升信貸資產質量,目前,該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均遠遠低于當地同業平均水平,且在廣東省中行系統內各兄弟行中排名第二優。
金融“活水”讓發展脈搏更強勁
新年伊始,位于惠州市惠東縣的太平嶺核電廠項目建設加力提速,萬名建設者在項目現場搶抓春季施工“黃金期”,已實現工程建設高峰向安裝高峰的平轉。據悉,中廣核廣東太平嶺核電廠一期工程為國家重要能源項目,也是我國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方案核電自主化的依托項目之一,預期三年后投產,投運后將為大灣區提供更加清潔穩定的電能。
這是惠州奮進高質量發展的升騰景象,也是惠州中行支持惠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在這個總投資442億元的項目背后,惠州中行提供108億元融資額度及全方位資金保障,截至2023年2月末,中行已向該項目投放貸款31.78億元。
重點項目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當前,惠州把“抓項目”作為“促發展”的有力支撐,早在去年6月就建立“1+6+1”重大工程建設指揮部專班運作體系,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效。
惠州中行主動對接、響應惠州市重點建設項目資金需求,對應市委、市政府的重點項目專班,成立“重點項目服務專班”,由分行班子成員分頭帶隊,全力跟進中海殼牌、海上風電、惠州路網建設等重點項目服務。2020年以來累計為中廣核惠東太平嶺核電、中海殼牌三期填海、深汕西高速、仁博高速、廣汕高鐵、贛深高鐵(仲愷站)等省市重點項目投放貸款合計超140億元,為惠州重點高速項目核定授信總量超270億元,助力惠州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把“施工圖”轉化為惠州大地的“實景畫”。
綠色是春天的主打色,也是惠州中行為激活區域經濟發展而注入的澎湃動力。近年來,該行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持續加大新金融供給力度,已為中廣核海上風電、比亞迪、冠德水質、綠科集團等綠色產業客戶提供綠色貸款支持合計超98億元,比2020年初增長88億元,增幅為4400%;其中2022年當年增長了50億元。
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市提出要加快建設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集群。圍繞“2+1”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戰略,惠州中行始終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支持潼湖生態智慧區暨中韓(惠州)產業園等重大平臺建設,加大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及生命健康新支柱產業方面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強與重點企業務實合作,為大平臺、大項目、大產業提供“源頭活水”,支持實體經濟“大動脈”,助力惠州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基地、做強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截至目前,惠州中行已為石化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產業兩大產業的企業提供全口徑授信金額超347億元;為生命健康產業提供授信超7億元。
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制造業當家”成為被廣泛談及的熱門話題,我市也傳遞出惠州堅持制造業當家的鮮明導向,該行近年來發力支持民營及高端制造企業,為TCL集團、德賽集團、勝宏科技等高端制造業以及億緯鋰能、中京電子等優質民營企業提供契合企業發展需要的金融服務,2020年以來累計發放民營及制造業貸款超400億元,其中2022年發放超196億元,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壯大。
普惠“暖流”充盈“毛細血管”
春回大地萬物蘇,金融活水暖意融。對惠州中行的企業客戶群體而言,“暖春”來得更早。
“真是意外之喜!有了這筆貸款,擴大產能就沒有后顧之憂了。”惠州市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在近日獲得惠州中行“惠制造”近千萬元授信支持后欣喜地說道。在仲愷高新區東江高新科技產業園內,這家企業的車間格外忙碌。這是一家鋰離子電池制造小微企業,為擴大生產,該企業在原有廠房的基礎上,增租了更大的廠房,發展也隨之迎來新機遇,訂單量大幅增多。然而,因增租廠房占用大量流動資金,購買原材料“捉襟見肘”。惠州中行獲悉相關情況后,主動上門,為企業送上中銀“惠制造”,高效解決了企業的融資需求,為其生產經營加上“金融助推器”。
為貫徹落實“制造業當家”發展戰略,中行廣東省分行在近期專門推出《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惠制造”制造業客群專屬授信服務方案》(簡稱中銀“惠制造”),包含線上和線下多款產品供企業選擇,最高可為制造業小微企業提供3000萬元授信支持。
在貸款余額突破1000億元大關的追趕路上,惠州中行“抓大不放小”,積極踐行“普惠金融”理念,重點圍繞“高企”、“專精特新”企業等客戶群體,為其提供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推進企業由“制造”向“智造”轉變。
如在仲愷高新區設立“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先后與惠州市科技局聯合舉辦了多場“高新技術企業銀企對接”專場活動,累計為惠州近千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截至2023年2月末,科技金融貸款余額超110億元。
助力破解首貸難題。緊跟國家政策導向,全力拓展小微企業首貸戶,提升小微企業首貸占比。2022年累計發放小型、微型企業首貸戶246戶,占當年累計發放小型、微型企業貸款戶數的比重為17.6%,當年新增首貸戶逐年增加。
不斷創新產品服務,大力支持產業發展。在信貸產品創新上,積極推廣“惠如愿”系列線上普惠產品,為小微企業提供簡單快捷的融資服務。同時積極運用廣東省中行創新研發的“抗疫貸”“戰疫人才貸”“中銀租金貸”“中銀春暉貸”“中銀美食貸”等普惠專項服務方案,全力支持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復工復產。自2021年以來,惠州中行已累計發放線上貸款筆數近5100筆,發放線上貸款金額近28億元。同時也助推了普惠貸款實現跨越式發展,截至目前,惠州中行普惠貸款余額超71億元,較2020年初增幅達341%。
“貸動”縣域經濟“加速跑”
縣域發展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是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主要戰場之一。去年12月,廣東提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這一工程也寫入今年的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我市今年也將全面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強化鄉鎮聯城帶村的節點功能,推動惠州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躍上新水平。
要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就必須立足縣域振興這一“支點”,惠州中行躬身入局,主動融入和服務縣域經濟發展,不斷加大金融支持和投入力度,為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群體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金融服務,引導信貸資源支持地方優勢產業發展。
一方面,聚焦“3+7”工業園區經濟和創新驅動,加大鎮街、園區機構資源配置力度,支持縣域經濟和新業態發展。如積極跟進支持潼湖生態智慧區、惠東新材料產業園等新型園區建設,截至2022年末,惠州中行涉農貸款余額超75億元,較上年末新增超35億元,增幅達89%;順應省、市政府提出的“制造業當家”發展思路,專門成立了鎮街、園區機構業務發展工作組,由分行一名行領導專職負責,并在人、財、物等資源配置上加大對此類機構的支持傾斜力度,全力響應鎮街、園區、企業需求,做實做強金融服務,今年前2月,鎮街、園區支行實現普惠貸款戶數新增44戶,占全行普惠貸款戶數新增的44%。
另一方面,該行加快推動各項金融服務的重心下沉,通過布局網點、創新針對性的產品和服務,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水。如在2021年初恢復設立龍門支行,填補縣區金融服務空白的基礎上;于2021年10月掛牌成立鄉村振興金融部,進一步健全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機制,加大信貸支持、精準金融服務、推廣專屬產品,持續構建多維的縣域金融服務場景;2022年10月,依托中國銀行總行推出面向個體工商戶的專屬個人普惠金融線上信用類融資產品“惠如愿·商E貸”,惠州中行結合區域實際,確定以博羅縣、惠東縣、龍門縣作為首推目標市場,靶向發力,加大對縣域內個體工商戶群體的授信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末,已累計為138戶個體工商戶經營周轉提供授信支持合計4200萬元,實現了對以“小、散、屬地經營特征強”的個體工商戶的精準支持,助力穩經濟。
架起與世界 溝通“橋梁”
“我們外匯資金收付頻繁,對資金到賬時間要求較高,之前經常要幾個小時才能入賬,等得人心急。這次,通過中行收一筆跨境貿易匯入匯款實現秒入,真是方便快捷!”惠州一企業體驗了惠州中行的跨境匯入匯款直入賬功能后稱贊道。
當前,我國正處于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提出扎實推進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組合拳的背景下,對外貿易對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實現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身處粵港澳大灣區這個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惠州中行作為外匯外貿服務首選銀行,依托中國銀行完善的全球服務網絡及全球化、綜合化經營優勢,以制度創新為核心,重點在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金融國際化、管理現代化四個方面進行創新突破,提供跨境結算、貿易融資、項目融資、跨境資產管理、全球現金管理等特色產品,全面服務外向型實體經濟,支持惠州進出口企業做大做強。
近年來,該行主動對接“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全力支持跨境金融發展,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如,為惠州某大型科技企業辦理了當地銀行首筆、金額3.3億美元的境外發債項下增信擔保業務,為企業節省了超過100BP的融資成本。同時,持續加強金融服務創新,推出“中銀個企達”綜合金融服務,提高對小微企業服務效率;在惠州地區率先推行“海關稅款擔保保函”創新業務,幫助企業實現“先放行后繳稅”,加速企業資金融通,降低企業通關成本,提升跨境金融服務水平。并創新推出跨境匯出匯款電子審單、跨境匯入匯款直入賬功能等產品,通過智能化、自動化手段為客戶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跨境收付匯結算服務。2022年,惠州中行累計為近200家企業辦理跨境直入賬業務,金額累計超7億美元。
與此同時,該行充分發揮跨境金融服務優勢,綜合運用跨境融資、福費廷等特色產品,為外貿企業客戶降低融資成本,助力企業穩定經營生產、加快轉型發展。2022年,惠州中行累計為全市超1200家企事業單位提供專業的外匯跨境金融服務,實現進出口結算業務量超100億美元,跨境人民幣業務量超380億元,服務規模地區領先。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邁過貸款“千億”大關,以“春之序曲”為號令,惠州中行再一次站在了新的起點上,該行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中央和上級的決策部署,扛起服務“國之大者”的金融職責,躬身入局、主動擔當,積極創新,加大加快信貸投入,為惠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