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耶路撒冷郵報》6日報道,在以色列外交部長科亨計劃本周訪問烏克蘭前夕,基輔方面向以色列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公開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向烏克蘭提供5億美元貸款;支持澤連斯基提出的“十項和平計劃”;接納數百名受傷的烏方士兵和平民到以色列治療;承諾向烏提供警報系統。報道稱,烏克蘭的這些要求是在以色列前任政府時期提出的,當時的以色列外交部長并未批準。
報道稱,預計科亨將于本周訪問基輔,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舉行會談并重新開放以色列駐基輔大使館。屆時,科亨將成為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首位訪問基輔的中東國家外長。美國Axios新聞網稱,科亨要求與澤連斯基會面,但一位烏克蘭官員表示,雙方能否會面取決于以色列是否愿意采取對基輔有利的措施。烏克蘭當局認為,科亨的訪問以及他是否積極回應這些“要求”,將測試以色列新政府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的立場和政策傾向。
《以色列時報》報道稱,以色列上屆政府拒絕了烏克蘭的5億美元貸款要求,而科亨目前只愿提供這一數額的十分之一。此外,烏克蘭已經多次要求以色列提供能夠擊落火箭彈的防御性武器,但以色列因擔心招致俄羅斯不滿而拒絕提供。報道稱,如果以色列政府公開支持澤連斯基的“十項和平計劃”,可能會使以色列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劇。
科亨今年1月初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話,招致烏克蘭駐以色列大使科爾尼丘克猛烈批評。后者認為,科亨不應在與烏克蘭外長聯系之前,先與俄外長進行對話;這次談話是以色列政策向“親俄”路線轉變的證據。美國Axios新聞網稱,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以色列政府嘗試在對烏和對俄政策上取得平衡,以色列擔心因疏遠俄羅斯,而影響他們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朗目標實施軍事打擊。
以色列曾試圖調解俄烏沖突。以色列前總理貝內特4日晚披露,去年俄對烏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之初,他曾為調停沖突秘密訪俄,俄烏兩國領導人當時都愿意作出讓步,普京向他承諾不殺澤連斯基,然而談判遭西方國家“打斷”。在他看來,西方國家決定“碾碎普京”而不是促成停火。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