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近日表示,繼續發展更積極的澳中關系符合兩國利益。有媒體報道認為,澳大利亞旨在全面恢復與其最大出口市場中國之間的貿易。
澳大利亞政府官方網站14日的信息顯示,阿爾巴尼斯在昆士蘭州湯斯維爾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及澳中關系。他說,“中國是澳大利亞的主要貿易伙伴”,在兩國貿易出現障礙的時候,雙方“一直努力改變這種狀態”。去年11月在巴厘島G20峰會期間的澳中領導人會晤是積極的,此后澳外長黃英賢訪華以紀念兩國建交50周年,也是“一次積極的進展”。
另外,阿爾巴尼斯重申澳政府對華關系的原則,即“我們將盡我們所能與中國進行合作,在意見不同時堅持自己的立場”,并“基于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與中國保持接觸”。在此原則基礎上,實現“將(貨物)不受阻礙地”出口中國,既符合澳大利亞的利益,也符合中國的利益。他還承諾,將繼續采取外交行動,因為“我們認為繼續發展更積極的關系符合我們兩國的利益”。
美國彭博社14日以“阿爾巴尼斯稱澳大利亞將致力于恢復對華貿易”為題報道說,澳大利亞正力求全面恢復與其最大出口市場的貿易關系,并旨在繼續加強與中國的關系。彭博社稱,澳大利亞本月達成了對華煤炭出口的交易,但葡萄酒、龍蝦等商品仍受反傾銷稅等貿易措施的限制。
阿爾巴尼斯做出這一表態之前不久,在10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提問稱,中國政府已通知中國企業加強同澳大利亞企業的貿易合作。中方對此有何評價?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有關問題請向中方主管部門了解。“我們要強調的是,中澳經濟高度互補,希望澳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朝著互利共贏的目標做出努力,推動兩國之間重建互信,兩國關系重回正軌。”
澳前政府從2017年開始片面看待對華關系,以所謂“國家安全”阻礙澳中兩國間正常的經貿活動,并不斷挑起新冠病毒“溯源調查”等政治炒作,造成澳中關系在近5年時間呈螺旋式下滑的不利局面。從2020年開始,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葡萄酒、龍蝦、大麥和煤炭等商品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使得澳大利亞每年對華出口的損失高達200億澳元。澳媒日前報道稱,對于多家外媒稱中國將取消對澳煤炭等商品的進口限制,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肖千表示,進口澳大利亞煤炭的決定權在中國企業而非政府。他說,當中澳關系持續改善時,兩國人民會更有信心恢復正常貿易關系。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