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發布《金融基礎設施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12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基礎設施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簡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辦法》旨在明確金融基礎設施監督管理總體制度框架,健全金融基礎設施準入管理,推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促進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金融基礎設施在金融市場運行中居于樞紐地位,是金融市場穩健高效運行的基礎性保障。經過多年建設,我國逐步形成了為貨幣、證券、基金、期貨、外匯等金融市場交易活動提供支持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功能比較齊全、運行整體穩健。《辦法》所稱金融基礎設施,是指金融資產登記存管系統、清算結算系統(含開展集中清算業務的中央對手方)、交易設施、交易報告庫,重要支付系統、基礎征信系統。
《辦法》分為六章,共四十六條,明確了六類金融基礎設施準入與監督管理的細化安排,包括總則、設立和準入、運營要求、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
一是明確金融基礎設施定義與統籌監管總體安排。《辦法》明確了納入我國金融基礎設施統籌監管的是金融資產登記托管系統、清算結算系統、交易設施、交易報告庫、重要支付系統、基礎征信系統等六類設施及其運營機構,適用范圍為經國務院或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批準設立的金融基礎設施。同時,《辦法》從完善黨建、加強國有金融資本管理、與國際規則標準銜接等方面對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統籌監管作出總體安排。
二是完善金融基礎設施準入安排。《辦法》對在境內設立金融基礎設施的條件,包括股東及“董監高”資質、資本要求、系統建設等作出規定。
《辦法》規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涉及證券、期貨及其相關活動的新設金融基礎設施準入管理;中國人民銀行負責新設支付系統、基礎征信系統以及銀行間市場金融基礎設施的準入管理;其他新設金融基礎設施由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其他相關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負責準入管理。涉及或可能涉及對金融體系產生重大影響或相關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認為確有必要的金融基礎設施,應當報經國務院同意后批準。
《辦法》稱,未經批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設立或者以任何形式運營金融基礎設施,不得使用“金融”“交易所”“交易中心”“登記結算”“清算”“交易報告”等涉及金融基礎設施服務或近似的名稱。
三是強化金融基礎設施運營要求及風險管理。《辦法》明確了金融基礎設施運營機構在關鍵業務崗位管理、技術規范、系統故障應急處理機制和災難備份機制等方面的運營準則。同時,對金融基礎設施及其運營機構面臨的法律、信用、流動性、業務及運營風險等提出具體管理規定,要求金融基礎設施運營機構監測所在市場整體運行風險,維護市場秩序,強化風險管理。
四是明確金融基礎設施監督管理規則。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負責”的原則,《辦法》規定了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對金融基礎設施的監督管理要求,包括備案事項、報告事項、處置及退出事項,提出了系統重要性金融基礎設施認定標準。其中,屬于系統重要性金融基礎設施的,由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監管。國務院金融監管部門現有的機構監管職責不變。
五是對金融基礎設施相關主體法律責任作出規定。《辦法》在現行法律法規框架下,規定了對金融基礎設施的相關罰則,對未持牌經營、“董監高”人員不符合任職條件、行政許可申請存在虛假申報等情況的機構及相關人員,采取不同層級的行政處罰方式;同時,《辦法》還明確了對金融基礎設施監管者自身的責任追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