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慈利養殖戶畢艷十幾年養豬過程中,經歷過起起伏伏幾個周期,但是從來沒見過近幾年這樣的行情。2019年非洲豬瘟,她的存欄不斷減少,眼看著豬價一路上漲,卻沒有賺到什么錢。2021年年初,她籌集資金,想盡辦法,終于把她的生豬養殖規模恢復到豬瘟以前的水平,數量有上千頭,但卻趕上生豬價格一路下跌。如此極端的市場行情,無疑給畢艷和所有的養殖戶造成又一重創。
“剛開始我養豬的時候,從15頭母豬做起。豬瘟之前我的存欄也有1000多頭。今年3—4月的時候價格下滑,6月份更低,我們這邊價格一度跌到每斤5塊多。一頭300斤重的豬,大概要虧上千塊錢。不是普通的難,是真難,高風險高投入。”畢艷表示。
2021年年初,保險公司找到畢艷告訴了她一個新名詞——“保險+期貨”,說為她的生豬上一個價格保險,只要價格下跌她就能獲得賠付,跌多少賠多少,畢艷將信將疑:“還有這樣的好事兒?”但看到保費不高,就給她的豬全都上了保險。讓她沒想到的是,這次嘗試讓她平穩度過了這次極端行情,成了她繼續養豬最有力的底氣。
慈利縣地處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省生豬調出大縣,自古以來就有生豬養殖的習慣,規模化養殖戶占全縣的50%,湖南是我國養豬大省,張家界慈利縣又是養豬大省中的主力。但是,2021年面對生豬市場價格持續下跌,如何保障養殖戶的收益,保護養殖戶養豬積極性,保供穩價,成為慈利縣委、縣政府需要破解的一道難題。
“目前生豬養殖市場價格風險波動較大,傳統養殖保險主要承保自然災害和疾病疫病造成的生豬死亡,不保價格。我縣積極推動的“保險+期貨”模式,可以充分發揮保險公司以及期貨公司的風險管理優勢,對我縣生豬產業健康發展與促進鄉村振興有著積極影響。”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副縣長彭煒萊介紹。
2021年的“湖南省慈利縣生豬價格保險試點項目”為慈利縣97戶養殖戶提供生豬價格保險,共承保生豬3.49萬頭,對應生豬期貨3491噸。2021年3月以來,全國豬價大幅下跌,生豬養殖業虧損嚴重,慈利縣生豬價格保險為生豬養殖產業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已實現理賠375.31萬元,賠付率達162.1%。
2021年11月的一天,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又一次來到畢艷的養豬場回訪,并且帶來了這一期“保險+期貨”賠付的結果:“保單你看,上次你買的是435頭生豬保險,根據這一個月的交易,賠付金額是一頭142元,總賠付是6萬多元。”
畢艷表示,這筆賠付有效地對沖了豬價下跌給她帶來的損失。“‘保險+期貨’確實是雪中送炭,價格低的時候有‘保險+期貨’給我托底,價格漲的時候賣豬我賺錢,對我們來說確確實實是好事,希望利用好這個期貨工具,幫助我們更好的發展。”
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張家界中心支公司副總經理高倩表示,慈利縣生豬價格“保險+期貨”項目是保險期內生豬期貨價格低于保險合同中約定的目標價格就可獲得差額賠償,實現“第一次風險轉移”。大有期貨、南華期貨為保險公司提供類似“再保險”的期權產品,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對沖,實現“第二次風險轉移”,最終將養殖戶面臨的生豬價格下跌風險轉移至期貨市場。
“以慈利項目為例,我們需要向期貨市場轉移下跌風險,就會在期貨市場進行賣空交易。如行情持續下跌,我們就會增加賣空行為,利用期貨市場的盈利來彌補被保險人的現貨虧損,實現‘保險+期貨’的價值。”大有期貨“保險+期貨”項目負責人沈湘源介紹,保險公司將復雜的期貨操作轉化為保單,打通了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的最后一公里,而期貨公司解決了保險公司無法分散價格風險的痛點,兩大金融公司攜手,為保障養殖戶基本收益貢獻了各自的力量。
彭煒萊表示,慈利縣將繼續在大商所和湖南省財政廳的指導下,以及中華財險、大有期貨等的大力支持下,繼續開展“保險+期貨”項目,奮力開創新時代慈利農業產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