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是賦能綠色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是在新發展階段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心所在。中國建設銀行長沙天心支行引流金融活水服務“雙碳戰略”部署,堅持從實體經濟綠色轉型的實際需求出發、從自身的資源稟賦出發,積極探索綠色金融服務新模式,今年新增投放綠色信貸超15億元,持續提亮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與“新”俱來 與“綠”同行
藍天白云風和暖,漫步田間,一排排整齊列陣的光伏發電板正面朝陽光,打出“活力滿滿”的“摩斯電碼”,青枝紫瓣草木盛,在光伏大棚的蔭蔽下,紅薯葉與紫貝菜“翠紫相接”,長勢喜人。湖南省華容縣北景港鎮的20MWp分布式“農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已正式投產運行,使整個光伏區約70%的土地達到設施農業作業標準,“光伏大棚”里種植著紅薯與紫貝,預計每年收成紅薯、紫貝合計100萬公斤,總產值140萬元,可實現200戶貧困戶及近1000名建檔貧困人口脫貧。
華容縣“農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是近期國電投上海分公司一次性收購在湘七家光伏發電項目中的一個,為力促項目落地,長沙天心支行迅速組建專業團隊在兩個月內成功投放5個項目信貸資金4.94億元,為資金鏈趨于緊張的企業送去“及時雨”,項目之一的華容晶堯光伏項目負責人深有感嘆地說:“建行速度,有目共睹!”
天心支行為原湖南省電力專業分行,在金融服務電力行業方面積累了豐厚的經驗,該行組建“綠源”項目小組,今年已新增投放5.5億元貸款助力風力、光伏等新能源發電項目建設,項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上網電量合計約50億kw.h,如以新增火電為替代能源,按火電每度電耗標準煤320g/kw.h,每年節約煤近160萬噸,同步可減少多種大氣污染物排放百萬噸。
引金融活水 解燃“煤”之急
2021年下半年以來煤炭一直處于較高區間,電力行業發電成本猛增,市場一度陷入“發電難,用電難”的局面。面對嚴峻形勢,天心支行積極響應省發改委文件要求,精準對接企業融資需求,確保電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通暢。
“建行這筆貸款放下來可真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啊!”大唐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于湖南長沙,公司業務主要涉及電力生產及相關產業延伸,總裝機容量達180萬千瓦,是實施“西電東送”與“北電南送”戰略的中部地區重要樞紐。在“發電難”情況出現后,該行積極響應國家與上級行的政策指引,火速調整授信方案,針對發電成本增高等問題及時提供信用貸款。支行部門與網點通力協作,實時反饋電力企業信貸需求,為其增加非循環電煤儲備流動資金額度5.92億元,確保其資金鏈、供應鏈的穩定。
此外,該行還深化了與大唐華銀在綠色能源項目上的合作,協助其篩選具有碳減排效益的綠色項目,協調其中期票據的報會和承銷,并于2022年1月取得 “接受注冊通知書”,預計首筆碳中和債將在年內上市發行,為推動火電生產核心企業向綠色清潔化能源生產轉型注入金融動力。
助農興企潤城鄉“綠筆”繪就新圖景
“以前用豬糞漚肥都是靠手工施肥的,現在用上了沼氣池,豬糞、食料殘渣都可以用來發電和灌溉,效率提高了,也改善了豬場的衛生環境。”伴隨湖南建行首筆2000萬元以“買方付息國內信用證+福費廷自營”的創新組合形式推出的“裕農生豬貸”成功落地,新旭畜牧有限公司得以用較低的成本轉型升級生豬產業鏈,為自家養豬場新添上了環保沼氣池與配套澆灌管道,實現集約化、清潔化管理,打造出了富有生態氣息的綠色經濟循環圈。這是天心支行躬身踐履鄉村振興戰略,用實際行動賦能鄉村經濟發展的縮影。
近年來,新能源車逐漸成為購車首選,相配套的充電樁需求也逐漸增大,湖南某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湖南省科創企業,主要提供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研發、運營及技術服務,建行木蓮東路支行毛智利在走訪中得知公司正研發一項新技術正愁資金問題,當得知企業每月繳納電費達70多萬元時,毛智利隨即詳細介紹了“云電貸”產品,“您企業用電量大且繳費記錄良好,非常適合使用云電貸。”聽完介紹,客戶隨即辦理了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