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下發《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金融機構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務可得性和便利性,增強新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天津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農商銀行)迅速行動,制定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的工作方案,形成了“分工明確、責任清晰、長期推進、務求實效”的工作機制,緊緊圍繞新市民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金融需求,整合創新金融產品服務,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務的均等性,持續為新市民幸福生活“加碼”。
擴大金融服務供給 提升新市民獲得感
對新市民來說,想要更好地在城市扎根,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創業就業。新市民急需申請信貸資金時,常遇到缺乏個人信用信息、收入不穩定、缺少抵押物等問題,天津農商銀行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多維度科學審慎評估新市民信用水平,優化新市民創業信貸產品,擴大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促進新市民創業就業。
該行建設面向納稅小微企業客群的吉祥稅易貸產品,積極對接“線上銀稅互動平臺”獲取客戶納稅數據,為新市民授信評估提供數據支持。對接“津心融”平臺數據,推進醫保貸產品建設和煙草貸產品建設。將工銀融安e信的客戶失信數據信息應用于消費貸款評估流程,提高新市民信用狀況評估能力,降低新市民創業融資成本。天津農商銀行還與市政府聯合推出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向具備創業基礎條件并具有切實可行經營項目的創業人員提供貸款支持。此外,進一步加大小微企業首貸戶投放力度,支持吸納較多新市民就業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獲得信貸資金,助力企業更好地發揮就業帶動作用。
截至5月末,天津農商銀行普惠小微貸款當年發放首貸戶貸款3314戶,金額近40億元,用真金白銀、誠意滿滿的金融服務舉措緩解了新市民創業就業的資金難題。
優化基礎金融服務 提高新市民幸福感
作為城市建設者的新市民們默默為城市“添磚加瓦”,天津農商銀行發揮網點覆蓋面廣的優勢和特點,嚴格落實減免政策,減免新市民個人借記卡工本費、年費、小額賬戶管理費、短信服務費等費用。
該行全面開展降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付手續費讓利工作,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截至5月末,已實現降費規模4290.07萬元,累計惠及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8萬余戶。設立小微企業綠色通道,向個人和小微企業提供簡易開戶服務,截至5月末累計開立小微企業簡易賬戶2175戶,滿足新市民就業流動性較高的金融服務需求。同時,天津農商銀行上線“吉祥薪管家”跨行工資代發業務,平臺已入駐562家發薪單位,實現轄內各類企事業單位或流動性就業群體的本行和跨行工資代發。積極對接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承接農民工工資代發業務,平臺的成功上線得到市人社局的高度認可。
此外,天津農商銀行還將對系統進行持續優化,通過在核心系統對農民工工資賬戶進行標識,為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提供數據基礎,讓新市民切實感受“農商溫度”,以實際行動踐行地方國有金融企業使命擔當。
強化專業服務保障 增強新市民歸屬感
既要樂業,也要安居。天津農商銀行嚴格執行房地產調控政策,落實差別化個人住房信貸要求,優先滿足首次購房家庭的貸款需求,截至5月末,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余額423.61億元,其中個人首套住房按揭貸款余額占比高達91%。積極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貸款操作規程落地,不斷滿足新市民安居需求,切實增強新市民歸屬感。充分發揮渠道和科技優勢,進一步便利新市民就近就地就醫,通過社保卡搭載銀行金融賬戶、社保賬戶、醫保賬戶,全面支持客戶本地及異地醫保就醫的結算功能。同時,積極參與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建設,為讓新市民無后顧之憂,積極研究養老儲蓄產品,探索開展養老儲蓄業務試點。
下一步,天津農商銀行將繼續積極履行地方國有金融企業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通過加快實施“3510”戰略,用有力度、有態度、更有溫度的金融服務,把每一項“任務清單”轉化為新市民認可的“滿意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