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為接連搭上新冠診斷、mRNA等“順風車”而業績大增的近岸蛋白,在科創板申請上市的道路上終于要走到上會這一步了。
據了解,近岸蛋白是一家關注重組蛋白應用解決方案的企業,公司主要業務為靶點及因子類蛋白、重組抗體、酶及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從招股書來看,2019年至2021年近岸蛋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598.32萬元、1.8億元和3.42億元,同時公司2019年歸母凈利潤虧損849.83萬元,2020年、2021年扭虧為盈,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8304.63萬元和1.49億元。
報告期內,近岸蛋白業績的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推動了公司新冠相關產品業務收入的增加。2020年及2021年,公司新冠診斷抗體分別實現收入為5401.8萬元、1.2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30.05%、35.04%。
另外,在2020年及2021年,近岸蛋白新冠診斷抗原則分別實現收入為5567.11萬元和602.76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30.97%和1.76%。而2020年及2021年,新冠相關業務整體收入占比則分別達到61.37%和36.96%。
不過,近岸蛋白在招股書中也提到,若國內外得到有效控制或防疫政策改變等將會導致下游行業需求下降,2021年公司相關業務收入已經出現大幅回落。
另外,2021年以來近岸蛋白開始將業務重心轉移到mRNA原料酶及試劑上,相關業務收入從2020年的288.58萬元增加至2021年的1.29億元,占當期業務比重也從1.61%增加至37.84%。
事實上,在報告期內近岸蛋白mRNA原料酶及試劑業務的主要客戶為沃森生物、愛博生物和石藥集團,其中對沃森生物的銷售占比約達到95%,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近岸蛋白共向十余家疫苗生產企業提供mRNA原料酶及試劑。
整體上來看,近岸蛋白的客戶集中度也非常高,除了mRNA原料酶及試劑業務主要依靠沃森生物之外,公司新冠診斷抗體業務也主要依靠愛康生物及雅培集團,2020年及2021年公司向二者合計銷售收入占相關業務總收入比重分別為78.79%和88.28%。
不過,由于報告期內公司業務構成的接連轉變,近岸蛋白的重要客戶也在頻繁變化,而這寫情況也在審核問詢中遭到了上交所的質疑,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新增客戶開發的時間、經過,以及對應產品的研發過程和產業化時間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