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間,華西證券發布2021年年報。2021年,華西證券實現營業收入51.22億元,同比增長9.3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6.32億元,同比下降14.11%。
數據顯示,在已公布2021年年報的34家上市券商中,僅有5家券商凈利同比下滑。
相比較2021年證券全行業21.32%的凈利增速,華西證券“逆勢”下滑的業績,在資本市場表現較好的2021年,顯得較為異常。
華西證券2021年增收不增利現象主要與收入和成本的增速有關。2021年,華西證券營業收入增長9.38%的同時,營業成本大幅增長31.09%,造成營業利潤同比下降10.74%,從而影響了凈利潤。
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發現,華西證券營業收入端的主要變化來自于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此科目由2020年盈利2.92億元變為2021年虧損5.65億元,同比下降293.90%。科目明細顯示,主要是交易性金融資產虧損引起,此類業務歸屬在自營投資業務中,華西證券2021年收入結構顯示投資業務收入同比下滑17.54%,為主要業務中唯一下滑業務。
而在成本端,華西證券營業支出的增長主要來自業務及管理費和信用減值損失的上升。2021年,華西證券業務及管理費同比上漲26.35%,達到26.35億元,而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大增200.05%,達到了2.05億元,上述兩個科目近3年來保持了持續上升勢態。
表二:華西證券2019-2021年業務及管理費、信用減值損失情況
其中,管理費的上升主要來自于員工薪酬的變化。2021年華西證券人均年薪為50萬元,較2020年上升27.42%,高管人均年薪為151.29萬元,其中,董事長魯劍雄和總經理楊炯洋2021年的薪酬分別為317.31萬元和349.95萬元。
華西證券信用減值損失的大增主要來自于其他債權投資減值損失的上升,由2020年的118萬元快速上升至2021年1.75億元,此業務屬于固定收益類自營投資類業務。2021年年報中,華西證券曾表示固定收益FICC類業務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在公告2021年年報的同時,華西證券也發布了2022年一季報。2022年一季度,華西證券營業收入、歸母凈利分別同比下滑54.03%和152.96%,其中,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虧損達2.4億元,投資收益虧損達1.73億元,華西證券的自營業務表現持續惡化。
受公布業績影響,4月26日開盤9分鐘后,華西證券股價鎖死跌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