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A股汽車零部件板塊領漲,帶動汽車芯片、半導體及元件、汽車電子、新能源汽車等汽車相關板塊全線走高。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券商機構認為,二季度是重新布局汽車產業鏈的時間窗口,下半年業績高增速預期不變。
汽車板塊強勁反彈
今年以來,汽車板塊一直處于單邊下行態勢,汽車產業鏈的景氣度對汽車零部件行業影響較大。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4月14日,汽車零部件指數累計跌幅達到28.55%。近兩個交易日該指數顯著反彈,4月18日漲幅達到3.22%,板塊內多只個股漲停。其中,中捷精工、博俊科技、寧波方正漲幅達到20%。
消息面上,上汽集團18日啟動復工復產壓力測試。業內人士介紹,一輛汽車大約有兩三萬個零件,涉及數量龐大的供應鏈企業。上汽集團透露,目前上汽集團僅在上海地區就有一千多家零部件供應商和服務商。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上海汽車產量283.32萬輛,占全國產量的10.68%,位列全國第二。2021年上海汽車銷量為73萬輛,占全國市場份額的3.46%。另外,國內很多零部件企業都分布在長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在全國汽車產量占比約為21.6%,汽車工業增加值占比高達31.2%。
“此前,因零部件供應商停產進而加劇供應鏈緊張,國內部分整車廠也減產停產,市場情緒較低,汽車產業鏈各板塊標的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調。伴隨工信部、上海經信委多措并舉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此前停產的車企有望逐步實現復工復產,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中泰證券張帆表示。
中金公司汽車研究員鄧學認為,長春、上海推動復工復產,利好汽車產業鏈估值修復。上海的汽車供應鏈有望近期陸續開啟生產,優秀的公司或通過優秀的管控和優異的品控,在疫情結束后進行訂單回補,從而實現業績和估值修復。
配置機會逐步顯現
汽車板塊上漲一定程度上說明市場預期開始發生變化,華創證券分析師張程航認為,股價對前期負面因素已基本消化,板塊迎來重新布局機會。“在估值層面,多數汽車零部件標的股價已跌至去年四季度上漲之前的水平,板塊指數回落近30%,當前平均市盈率(TTM)為22倍,位于歷史中樞。預計下半年行業高增長預期不變,短期原材料價格上漲、疫情沖擊后,迎來配置機會。”張程航表示。
“由于疫情因素,市場對乘用車的需求有望在二季度釋放,這將加速投資時鐘的切換。預計2022年行業開啟新一輪朱格拉周期,汽車零部件的重構升級為主要驅動力。目前汽車零部件板塊持續低配,在樂觀及中性假設下,二季度該板塊有望開啟牛市。”民生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邵將表示,當前汽車板塊市場情緒或已見底,意味著板塊底部位置明確,對于優質標的而言,是較好的參與機會。
券商機構對汽車產業鏈的看好與政策面也不無關系。華西證券預計,5月或6月起,汽車銷量有望環比改善,且將通過加班趕工等方式補上前期供應缺口,汽車板塊具備較大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