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間,艾美疫苗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這已經是其第三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在新冠疫情反復之下,mRNA疫苗備受市場關注。公司此前曾多次沖擊上市未果,2021年通過收購珠海麗凡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超50%以上的股權,獲得mRNA疫苗研發管線,一舉從傳統疫苗企業晉升為“新冠疫苗股”。
艾美疫苗在上市申請書中介紹,公司在中國已商業化八種疫苗產品,還有針對13種疾病領域的22款在研疫苗,其中5款在研疫苗(針對原始毒株的mRNACOVID-19在研疫苗、滅活COVID-19在研疫苗、PCV13、PPSV23及MCV4)處于臨床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珠海麗凡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外,上市公司沃森生物、石藥集團、復星醫藥、康希諾等均在布局mRNA疫苗。醫藥戰略專家史立臣表示,隨著新冠疫苗獲批的企業數量增多,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新冠疫苗的采購趨同于國家一類疫苗采購。利潤空間不會有想象的那么高。”
兩大支柱產品貢獻主要收入
號稱“國內最大的全產業鏈民營疫苗公司”的艾美疫苗介紹,目前公司已商業化八款針對六個疾病領域的疫苗產品,其中,乙型肝炎疫苗及人用狂犬病疫苗為公司的主要商業化疫苗產品。
數據顯示,艾美疫苗收入主要依賴于乙型肝炎及人用狂犬病疫苗產品。艾美疫苗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實現總收入9.51億元、16.38億元及15.7億元。其中乙型肝炎及人用狂犬病疫苗產品實現的收入占總收入的84.2%、90.2%及93%。
除了狂犬病、乙型肝炎外,公司還商業化六種疫苗產品,覆蓋了六種可通過疫苗預防的疾病,包括甲型肝炎、腮腺炎、腎綜合征出血熱及腦膜炎球菌病。
不過,其他六種疫苗的商業化前景顯然與主力產品差距較遠。《證券日報》記者在2022年國家免疫規劃疫苗集中采購項目-甲型肝炎滅活疫苗(西林瓶)采購項目中標(成交)結果公告查到,艾美疫苗旗下艾美康淮生物制藥(江蘇)有限公司中標甲型肝炎疫苗的成交單價為人民幣21.6元/支,成交量18.069萬支,成交金額人民幣390.2904萬元。而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甲肝疫苗的成交單價人民幣32.1元/支,成交量131.0374萬支,成交金額人民幣4206萬元。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多家疫苗企業2021年業績下滑,艾美疫苗也是其中一例。艾美疫苗在上市申請書中介紹,自2021年7月下旬以來,COVID-19在中國若干城市的復發對公司2021年下半年的銷量產生了短期不利影響。艾美疫苗介紹,2021年公司虧損6.76億元。
通過收購搶占mRNA疫苗市場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下,新冠疫苗被寄予厚望。據灼識咨詢的數據,已有七種新冠疫苗在中國獲得附條件批準或緊急使用批準。
艾美疫苗介紹,公司正在開發三款新冠疫苗,包括一款II期mRNA在研疫苗,一款于II期臨床試驗中針對原始毒株的滅活在研疫苗及其正在提交臨床試驗申請的針對Delta變異毒株的第二代滅活在研疫苗,以及一款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的通用新冠在研疫苗。
艾美疫苗股份有限公司官網披露消息,該公司2021年5月完成收購珠海麗凡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對其控股50.1546%。麗凡達生物是彼時國內為數不多擁有mRNA新冠疫苗臨床批件的企業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mRNA賽道已經日漸擁擠。
公開信息顯示,石藥集團、康希諾生物的mRNA疫苗分別于今年4月獲批臨床。德邦證券發布的研報介紹,自此已有6款國產mRNA新冠疫苗獲批臨床(沃森生物/艾博生物、斯微生物、麗凡達生物、銳博生物/阿格納生物)。此外,智飛生物、康泰生物等正在開展mRNA新冠疫苗臨床前研發工作,國產mRNA疫苗整體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但客觀而言,mRNA疫苗最終效果受多方面影響:序列的選擇與修飾、遞送系統的構建、包封與純化工藝等,也有前車之鑒(Curevac),因此最終哪家能夠獲批還是要以臨床數據說話。
隨著入局者的增多,競爭毫無疑問將日趨激烈。一家mRNA疫苗企業曾在公告中提醒風險:即使mRNA新冠疫苗順利獲批上市,未來也將面臨較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并同時受國內外疫情的發展變化、新冠疫苗接種率等多種因素影響,該產品后續商業化存在不確定性。
不過,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趙喜龍表示,從現有疫苗來看mRNA疫苗基礎免疫的保護效力上臨床數據表現優異,三針加強針后對變異株的保護力也有明顯提升,隨著疫情的不斷蔓延,未來疫苗需求巨大。“隨著國產mRNA疫苗研發進度的不斷推進,對上游供應鏈的需求不斷增加,未來看好mRNA疫苗及其上游供應鏈的投資機會。”
隨著市場參與者日漸增多,艾美疫苗能否借mRNA疫苗的東風拿到IPO融資的通行證?本報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