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周先揚后抑,恒生指數圍繞22000點反復震蕩。外圍局勢持續動蕩,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飆升,令投資者擔心全球經濟出現滯脹風險。從恒指走勢看,在連續反彈后,RSI指標由超賣進入中軸水平,但目前整體市場情緒獲得改善,恒指走勢顯著好轉。多只中資銀行股和中資地產股即將披露業績,該因素將影響后市。當前恒指30天線有一定壓力,短期或震蕩調整,后市有望繼續上行。
外圍市場方面,受地緣局勢影響,避險情緒升溫,美元獲追捧,美元指數逼近100點大關。美國部分經濟數據優于預期,上周美股三大股指持續反彈。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令市場擔憂滯脹風險,美聯儲連續發表“鷹派”言論,美股在反彈之后,后市可能仍有波動。
從恒指牛熊證資金流的動向可以看出市場資金對于港股后市的態度。截至上周四的過去5個交易日,恒指牛證累計出現約5542萬港元資金凈流出套現;恒指熊證獲得約2.78億港元資金凈流入。由此可見,港股在持續反彈之后,短線有一定的獲利回吐需求。
個股看多資金流方面,截至上周四的過去5個交易日,騰訊的相關認購證及牛證共獲得約495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為資金流入最多的個股。產品條款方面,目前市場上較活躍的騰訊認購證為行使價約455港元至524港元附近的中期價外條款,實際杠桿約7.6倍至9.4倍。看空資金流方面,期內京東的相關認沽證及熊證共獲得約1637萬港元資金凈流入。
場外期權引伸波幅普遍下跌,以三個月貼價場外期權為例,恒指的引伸波幅下降3.0個波幅點至24.4%,國企指數的引伸波幅下降3.7個波幅點至27.1%。個股板塊方面,匯豐的引伸波幅下降5.2個波幅點至28.5%,港交所的引伸波幅下降3.2個波幅點至32.6%,騰訊的引伸波幅下降6.2個波幅點至45.5%,工行的引伸波幅下降2.5個波幅點至21.1%,小米的引伸波幅下降4.5個波幅點至44.7%,平保的引伸波幅下降7.7個波幅點至42.3%,美團的引伸波幅下降4.8個波幅點至68.9%,阿里的引伸波幅下降7.7個波幅點至62.4%。
過去一周權證引伸波幅普遍大幅回落,特別是指數類及平臺新經濟股的權證,追高的權證投資人普遍虧損。上周四、上周五指數及平臺新經濟股普遍調整,認購證跌幅進一步擴大,若投資者入市前沒有設定好止損位并嚴格執行,虧損將相當大。投資者須切記,止損是權證投資的重要生存法則。因為權證的價格變化很大,漲跌幅動輒便在10%以上,如果看錯了方向而不嚴格止損,稍一猶豫便要虧損10%以上。因此,設定止損位及嚴格執行十分重要。(本文并非投資建議,也非就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作出建議、要約、或招攬生意。讀者如依賴本文而導致任何損失,作者及法興證券一概不負任何責任。若需要應咨詢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