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更新通過備案的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名單,截至目前共有13047家機構獲得此資質。而聚合支付服務方面,共有443家聚合支付類型機構成功備案,新增中金支付、美的網絡等12家聚合支付技術服務類型機構。
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通過備案管理,整個收單外包服務,包括聚合支付就變得有章可循,有規可蹈,把整個行業納入到整個行業組織的規范管理體系里面來了。”
新增12家聚合支付備案企業
據了解,收單外包服務機構業務類型包括特約商戶推薦、受理標識張貼、聚合支付服務、特約商戶維護、受理終端布放和維護等。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新增的12家聚合支付服務機構,從注冊地來看包括廣東省3家,重慶3家,上海2家,以及北京、浙江、江蘇、貴州各1家。其中,包括中金支付、美的網絡等。
新增聚合支付備案企業名單
公開資料顯示,中金支付有限公司是中金金融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10年2月,注冊資金1億元;而美的網絡成立于2015年2月,由佛山市順德區美的家電實業有限公司100%持股。
專家:備案管理讓行業有章可循、有規可蹈
早在2020年,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了《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合作外包機構按照該《辦法》規定及時主動向協會申請備案,對于未在協會規定期限內完成備案的外包機構,收單機構應在保證商戶服務延續性的前提下有序終止收單業務合作。
這也意味著,未備案的企業與通過備案但經營不規范的企業后續將無法開拓收單業務。但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也曾表示,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公示信息不構成對外包機構服務能力、持續合規情況的認可,不作為其對外提供服務安全性的保證。
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通過備案管理,整個收單外包服務包括聚合支付變得有章可循,有規可蹈,把整個行業納入到行業組織的規范管理體系里面來了,為政府未來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提供了嘗試。
此外,就在幾日前,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在還發布了《收單外包服務機構自律規范(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要求進行全面自查。自查發現不符合《辦法》規定的,外包機構應制定整改方案,形成自查整改報告存檔備查,并于2022年2月28日前將自查整改報告報送全量合作收單機構。外包機構應于2022年4月30日前完成整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