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林杰董事長 周茂林
又一家“果鏈”企業走進A股資本市場。
3月14日,嵌入式智能儀器模塊龍頭公司思林杰登陸科創板。上市前夕,思林杰創始人、董事長、總經理周茂林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介紹,思林杰模塊化檢測方案具有體積小巧、測試效率高、結構靈活、性價比高等諸多優勢,但最根本的是,公司的核心技術不僅自主研發,還定義了產品標準。后續,公司將在此基礎上推動行業標準的建立。
從通信業務起家,周茂林將公司命名為“思林杰”,寓意對標當時最優秀的通信公司思科,蘊含了創立世界一流企業的初心。進入儀器儀表行業后,思林杰繼續秉持“做一流企業”的理念,以行業優秀企業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I)作為標桿。周茂林告訴記者,他期望,未來思林杰能像NI一樣,成為中國儀器行業的領軍企業和世界一流企業。
“果鏈”企業初長成
每一家“果鏈”企業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思林杰這家“小而美”的公司也不例外。
在消費電子領域,進入蘋果產業鏈,就意味著公司成為其所在細分領域龍頭。思林杰于2010年開始為蘋果產業鏈公司提供產品和服務,到2017年正式拿到蘋果供應商資質,公司業務也從最初的PCBA功能檢測拓展到模組檢測等多個領域。
“今年一季度業務喜人,蘋果和非蘋果業務都在快速增長。”談及思林杰的經營,周茂林語調高了幾分。
對于業績增長,周茂林介紹,一方面是在蘋果產業鏈內,公司的嵌入式智能儀器模塊產品拓展到屏幕、電池檢測等更多測試環節,年初開始批量供貨;另一方面,非蘋果產業鏈客戶方面,VIVO、臉書等測試系統業務發展迅速,成為公司業績新的增長點。
招股書顯示,思林杰自主研發的嵌入式智能儀器模塊檢測方案已經得到海內外眾多知名企業認可,服務客戶包括運泰利、振云精密、精實測控、廣達集團、鴻海集團、VIVO等國內知名企業,并成為全球知名品牌蘋果、華為、安費諾、臉書、東京電子、所樂等公司的合格供應商。
智能儀器模塊市場方興未艾
未來,嵌入式智能儀器模塊的市場前景如何?
“新的需求、新的領域不斷涌現。”談及未來發展前景,周茂林介紹,隨著5G以及物聯網、互聯網+等一系列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電子移動終端迎來換代潮,相應的自動化檢測應用需求不斷延伸;公司提出的以嵌入式智能儀器模塊替代傳統標準儀器的檢測解決方案,正好解決了用戶和市場的痛點,頗受歡迎。
“思林杰當前最主要的業務集中在PCBA功能檢測環節,而NI已經涉足集成芯片測試、射頻信號測試等技術要求較高的檢測環節。”對于未來的業務拓展,周茂林以NI為例介紹,當前在消費電子領域,如模組檢測、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檢測、射頻檢測等其他檢測環節,仍以傳統儀器儀表檢測方案為主。這就意味著,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和市場空間巨大。
對于智能儀器模塊市場規模,NI預測,2023年全球模塊化檢測儀器市場總規模約為80億美元。
做中國儀器行業領軍企業
登陸科創板后,公司的下一站在哪里?
做夢想的實干家,周茂林在創業路上一直踐行著這一理念。“2005年從通信業務起家時,將公司命名為‘思林杰’,即是對標當時的通信龍頭思科公司,蘊含我們想做國際一流公司的初心。”談及公司愿景,周茂林道出思林杰命名的小故事。
NI提出了儀器模塊化概念,是德科技等大廠隨后跟進,未來,儀器儀表行業會有怎樣的新發展趨勢?
“軟件定義儀器。”對此,周茂林告訴記者,設計研發更為強大的智能軟件是模塊化儀器的未來發展方向。而軟件定義產品,恰恰是思林杰的強項。通信是最典型的“軟件定義無線電”領域,從通信業務起家再到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專業領域,思林杰團隊集兩個領域優勢于一身,給思林杰發展構建了優異的理念和軟實力。
談及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前景,周茂林表示,鑒于起步較晚、基礎薄弱等因素,我國的電子測試測量儀器行業發展還面臨著諸多挑戰,但在當前電子產業高速發展的戰略機遇窗口期,中國測試測量儀器行業前景無限,思林杰將繼續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