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鎮江隆智到恒爍股份,美籍華人呂向東(XIANGDONG LU)的芯片創業夢將于3月14日邁出重要一步:恒爍股份于當日上會。
呂向東是一位長期研究存儲器的芯片專家,也是恒爍股份實控人。其曾就職于NEC、英飛凌、美光等芯片公司,也曾參與創立國內芯片初創公司鎮江隆智的研發、經營。這一次,自己的企業將闖關科創板,他能成功嗎?
代持疑云
值得一提的是,恒爍股份創立之初并沒有呂向東的身影,而是由其胞弟呂軼南替呂向東代持股份。2015年2月5日,呂向東與呂軼南簽訂的《股權代持協議》,約定呂軼南對合肥恒爍(恒爍股份前身)的出資額826.12萬元(占有限公司設立時注冊資本27.5375%)系代呂向東持有。
對于為何選擇代持,恒爍股份招股說明書(上會稿)解釋為合肥恒爍設立時,由于XIANGDONG LU的外籍身份,辦理境外自然人與境內自然人共同設立公司的登記手續不熟悉,出于公司登記便利性考慮。
合肥恒爍于2015年2月設立,自當月起,呂向東就開始擔任合肥恒爍總經理。記者查詢啟信寶發現,類似由名為呂軼南的人士為控股股東,名為呂向東的人士擔任總經理的芯片公司還有多家。不過,這些公司目前均已注銷。
其中如昆山納創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山納創微),成立于2011年4月,注銷于2018年8月,該公司由呂軼南持股98%,呂美宣持股2%,XIANGDONG LU擔任董事長、總經理、法定代表人。公司業務范圍包括半導體存儲芯片、半導體器件的研發、設計、銷售、技術開發等。
再如合肥康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康景),成立于2014年6月,注銷于2015年8月,呂軼南持股98%,呂美宣持股2%,XIANGDONG LU擔任經理、法定代表人。公司業務范圍包括物聯網云平臺技術研發、智能家居技術和智能軟件系統技術研發、芯片系統設計、銷售、技術轉讓等。
考慮到呂向東在工商注冊信息均使用XIANGDONG LU一名。因此,擔任昆山納創微、合肥康景法定代表人的呂向東,極有可能與恒爍股份實控人呂向東為同一人。
另外,多家媒體曾報道過呂向東的創業故事,2006年,呂向東與史方、李迪創立鎮江隆智。而工商資料顯示,鎮江隆智的創始股東為呂美宣、史方和李迪。招股書(上會稿)顯示,呂向東2008年2月至2012年3月就職于鎮江隆智半導體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
從時間點上看,鎮江隆智創立于2006年,彼時呂向東正就職于美光,擔任Flash市場總監。昆山納創微設立于2011年,而在2012年,呂向東又就職于飛索半導體,擔任副總裁。即其同時擔任昆山納創微總經理和飛索半導體副總裁。
要知道,2012年時,昆山納創微已經成立,且業務范圍包括半導體存儲。招股書(上會稿)中解釋稱,在創立公司之前,呂向東及呂軼南計劃在國內創業從事半導體存儲器芯片研發、設計等相關業務,設立憶隆微電子及納創微電子(即昆山納創微),上述公司成立后均未實際開展相關業務經營。記者查詢憶隆微電子股權結構,該公司由呂軼南持股90%,呂美宣持股10%。
MCU依賴技術授權
恒爍股份是一家主營業務為存儲芯片和MCU芯片研發、設計及銷售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不過,其第一大客戶杰理科技卻在2021年大量退貨。2021年11月,杰理科技因低電壓應用時Flash讀寫偶發性出錯產生的產品適配性問題發生退貨2109.52萬元。
具體來看,2021年1月-6月,恒爍股份退貨沖減前對杰里科技原銷售收入為5831.60萬元,退貨沖減金額為347.26萬元;2021年7月-12月對杰里科技原銷售收入2548.65萬元,退貨沖減金額為1762.26萬元,沖減后銷售收入僅為786.39萬元。
退貨也造成恒爍股份2022年1月-2月對杰理科技銷售額大幅下降,兩個月銷售額僅237.39萬元。銷售額下降原因在于受退貨影響,杰理科技暫未向恒爍股份采購相同型號產品。根據杰理科技招股說明書披露,其向多家供應商同時采購NOR Flash芯片。
值得注意的是,恒爍股份認為,杰理科技本次退貨導致短期內公司向杰理科技銷售收入下滑、訂單減少,但不會對公司長期經營情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主要原因為公司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等,具體包括MCU產品線快速發展、NOR Flash產品結構不斷優化。
2020年,恒爍股份MCU產品開始量產銷售,當年實現收入717.73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2.87%。2021年,MCU芯片實現收入7709.38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提升至13.44%,恒爍股份認為MCU芯片收入的大幅增長為公司2021年全年收入貢獻了新的增長點。
但值得注意的是,恒爍股份MCU核心技術卻是由武漢新芯授權而來。武漢新芯將其擁有的MCU產品(CX32L003和F103)技術以獨占許可的方式授權給公司使用10年。目前公司在售MCU產品為CX32L003產品,該款產品主要使用武漢新芯授權技術。
恒爍股份表示,公司在MCU產品技術上對武漢新芯存在一定依賴,自研新產品能否順利實現量產銷售并獲得市場認可尚待驗證,公司自主研發MCU技術仍存在不確定性。
關于第一大客戶杰理科技退貨是否影響公司后續訂單,以及MCU芯片技術來自武漢新芯事項,記者于3月11日向恒爍股份董秘辦公室發送采訪函,不過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