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大幅調整,與此同時,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及其大股東或高管在逆勢買入——一批公司正用真金白銀實施股份回購,一批高管或實控人推出大額增持計劃,手持現金跑步進場。
產業資本逆勢入場,其背后蘊藏著怎樣的財富邏輯?
統計顯示,A股市場近期增持金額不斷增加。
上周(3月7日-3月11日),已經有27家上市公司被重要股東增持,累計增持5048.9萬股,增持金額合計6.13億元。累計增持金額和股數較再上一周(2月28日-3月4日)分別增加103%、38%,顯示出產業資金趁著市場深度調整之際,入場掃貨的跡象。
同時,54家上市公司在上周已回購的股份達5.95億股,累計回購金額為84.1億元。數據顯示,除了明顯低于前一周(2月28日-3月4日)外,均明顯高于2月份其他兩周。
若再拉長一些視野,可以看到近4周的擬增持和回購上市公司家數、金額等均顯著增加,出現了一個顯著的上市公司增持、回購小高潮。
面對A股持續下跌,一眾上市公司或高管密集推出回購股票、大額增持計劃。上周(3月7-3月11日),有10家公司推出了增持計劃,較前一周5家直接翻倍。多家公司在增持計劃出臺后即火速實施。
海爾智家的實際控制人海爾集團公司,其一致行動人青島海創智管理咨詢企業(簡稱“海創智”)在已經增持640萬股的基礎上,3月9日又推出增持計劃: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遠發展及對公司經營前景的信心,海創智擬在未來6個月內繼續增持公司A股股份,累計增持金額不低于2億元,且不超過3.5億元。
此后,公司在計劃推出后的2日內,即買入530萬股,耗資達1.18億元。
再看回購計劃,上周有15家公司公布了回購計劃,較前面3周明顯增多。擬回購金額上限合計、回購股數上限合計分別達87.13億元、2.06億股,較前一周分別增加275%、377%。
自3月10日以來,恒瑞醫藥、美的集團、恒力石化、用友網絡、歐普照明、億緯鋰能等公司均推出了大額回購計劃,3月10日和11日分別有4家和6家披露了回購計劃。
例如,有“藥茅”之稱的恒瑞醫藥在3月13日晚間公告,擬以6億元至12億元采用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從二級市場回購公司股份,回購價格為不超過60.22元/股,回購的股份將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