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6日,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審核通過上海誼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誼眾”)的IPO申請;8月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公告,同意上海誼眾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
成立于2009年的上海誼眾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制藥企業,致力于抗腫瘤藥物改良型新藥的研發及產業化,核心產品是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膠束。此次上市預計融資金額10.33億元,主要用于年產500萬只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膠束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
連年虧損核心產品如何單騎救主?
上會資料顯示,2017-2020年,上海誼眾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006.51萬元、-1258.9萬元、-31522.44萬元、-2184.69萬元。截至2020年3月31 日,上海誼眾累計未分配利潤為-629.1萬元,公司尚未實現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主要原因是公司注冊成立以來一直從事紫杉醇膠束的研發活動,研發支出較大,且2019年因股權激勵計提的股份支付金額較大。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2017年、2018年僅虧損千萬元的基礎上,上海誼眾在2019年的虧損數量陡然增大,當年虧損額超過3億元。在公司經營連年虧損的前提下,市場不禁要問,未來上海誼眾是否有明確的盈利方向?上市后如何保障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招股書顯示,紫杉醇是一種從裸子植物紅豆杉的樹皮分離提純的天然次生代謝產物,經臨床驗證具有良好的抗腫瘤作用,特別是對癌癥發病率較高的巢癌、子宮癌和乳腺癌等有特效。紫杉醇是近年國際市場上最熱門的抗癌藥物,被認為是人類未來20年間最有效的抗癌藥物之一。而在A股紫杉醇概念股如冠昊生物、恒瑞醫藥、海南海藥、眾生藥業、天士力等都受到資本的追捧。
上海誼眾的核心產品是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膠束,紫杉醇膠束是改良型新藥,擬申請注冊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化療。2019年7月,上海誼眾的紫杉醇膠束新藥注冊申請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評中心受理。不過,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上海誼眾的紫杉醇膠束尚未獲得新藥上市許可,也未進入量產階段。
不過,根據公司公告,上海誼眾2021年10月28日從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獲悉,公司核心產品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膠束已獲批上市,藥品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210047。盡管在公司上市后兩個多月,上海誼眾的核心產品紫杉醇膠束獲得上市許可,但短期內仍有不確定性。公司為此提示風險:公司已開展新藥上市前期銷售的相關準備工作,但具體銷售情況可能受到市場環境變化、銷售渠道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短期內對公司經營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敬請廣大投資者謹慎決策,注意防范投資風險。
也就是說,從新藥獲批上市到進行銷售獲取收入并實現盈利仍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中間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銷售情況不及預期,即使上海誼眾IPO申請獲批并成功上市,公司業績實現盈利仍遙遙無期,短期內也無法進行現金分紅,這肯定會對股東的投資收益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2018-2020年,上海誼眾連續三年零收入,凈虧損3.4億元。根本原因就在于核心產品在上市注冊申請審評中,尚未開展商業化生產、銷售業務,存在持續無法盈利的可能性。如果這種狀態不能有效改觀,即使上海誼眾成功上市,公司未盈利狀態可能持續存在或累計未彌補虧損繼續擴大,進而可能導致觸發退市條件。而根據《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的規定,公司觸及終止上市標準的,股票直接終止上市。
盡管目前上海誼眾已成功上市,但是面對這樣具有較大經營風險的企業,投資者需要保持謹慎,畢竟目前抗腫瘤藥物及技術發展和創新非常迅速,各種新的藥物也不斷研發。上海誼眾能否抓住有利的時間窗口和市場機會仍是未知數。
招股書顯示,上海誼眾未來三年將主要集中對紫杉醇膠束進行擴大適應癥的III期臨床研究,而多西他賽膠束、卡巴他賽膠束的研發進展緩慢,均停留在臨床前階段。在短時間內,公司將主要依賴于紫杉醇膠束獲批上市后的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癥的商業化拓展,公司盈利能力受單一產品、單一適應癥限制的基本條件并未改變。
目前上海誼眾紫杉醇膠束已經獲批上市,但對公司而言,還需要建立遍布全國范圍內的營銷網絡和營銷人員隊伍,開展有效的市場和學術推廣活動,制定規范、完善的市場營銷措施。由此可見,公司獲取收入并實現盈利仍有一段較長的時間。
此外,如果上海誼眾營銷網絡建設和營銷措施不完備,未能讓紫杉醇膠束獲得市場各方的認可,將會直接影響公司研發產品的商業化進程,從而影響紫杉醇膠束的銷售,對公司的業務發展、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前景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