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月落下帷幕,A股科創板公司業績快報也盡數出爐。
據統計,超過65%科創板公司2021年實現凈利潤同比正增長,約兩成凈利潤同比增幅超100%,最高達1857%。
圖|科創板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幅前15家公司(數據來源:業績快報)
賽道股盤踞凈利潤增幅榜
若按照行業劃分,則科創板去年全年凈利同比增幅居前的15家公司中,“芯鋰醫”依舊牢牢把控著絕大多數席位,其中半導體公司占比更是達到四成之多。
半導體領域中,6家廠商談及的業績增長原因中,頻受提及的驅動因素包括:行業景氣度、市場需求、量價齊升。
不過,隨著缺芯逐漸分化,廠商的Q4表現也同樣呈現“冰火兩重天”。6家公司中,僅東芯股份及晶晨股份實現營收、凈利環比雙增,復旦微電營收增長、凈利潤下滑;其余明微電子、炬芯科技、普冉股份表現均不盡人意。
醫療領域中,熱景生物、康希諾、諾禾致源凈利潤增幅靠前。前兩家營收同比增速同樣將其他對手遠遠甩在身后,從主營業務來說,二者均涉及新冠。
其中,熱景生物更是以1856.81%的凈利潤同比增速撥得科創板頭籌。
去年4月,公司就曾憑借極為亮眼的業績預告博得市場廣泛關注,一度被稱作“A股預增王”。如今,其依舊穩坐“科創板增幅王”寶座,同時強勢占據A股業績快報增幅第三之位。
熱景生物所屬概念正是年初大熱的新冠檢測。公司在業績快報中,將大增歸因于通過德國、歐盟等地區的自測注冊/備案,外貿訂單大幅增長所致。另外,公司去年Q4營收、凈利潤同樣實現同環比大幅上升。
鋰電池領域中,長遠鋰科、振華新材、容百科技凈利潤同比增幅領先。
三者主營業務均是三元正極材料,它們均在業績快報中透露,下游客戶對正極材料需求旺盛,銷量預收入實現同環比大幅增長,規模效應驅動降本增效。
其中,容百科技與振華新材特別強調高鎳三元材料需求強勁。前者核心產品NCM811、Ni90及以上高鎳、超高鎳系列、NCA產品銷量實現翻倍;后者高鎳三元材料因匹配下游客戶需求,銷量及收入占比大幅上升。
醫療醫藥股營收增幅領跑
誠然,歸母凈利潤并非是唯一評判標準。若以營收同比增幅來計,則約九成科創板公司實現正增長。
圖|科創板2021年營收同比增幅前10家公司(數據來源:業績快報)
值得注意的是,在營收增幅居前的十家公司中,除振華新材與長遠鋰科之外,絕大多數企業均屬于醫療醫藥行業。
另外,科創板作為包容性頗高的“試驗田”,仍有較多仍處于成長階段、虧損狀態的公司。大部分增速靠前的公司依舊帶U,其中,康希諾、振華新材、百奧泰實現上市以來首次盈利,在年報披露后有望“摘U”。
不過,這十家企業中,神州細胞、澤璟制藥、百濟神州仍陷于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