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周三),A股普漲,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93%至3489.15點,其余股指漲幅更大,深綜指漲1.75%,創業板綜指大漲2.68%,科創50指數漲3.98%。銀行、保險、“兩桶油”、煤炭等權重股以跌為主,這是滬指表現落后的主因。成交額在多日低于萬億元之后再次跨上萬億元大關。
北向資金全天小幅凈流入14.22億元。相關市場方面,港股恒指周三反彈0.60%。港股反彈并無特殊原因,主要是周二港股收盤后歐股及美股的股指期貨跌幅大為收窄,而此時港股已經收盤,無法反映這樣的變化,故就在周三體現。
外圍行情這幾天劇烈震蕩,顯然與俄烏局勢相關,但俄羅斯股市在大跌后已大幅反彈,周二俄羅斯股指一度跌10%之上,但最終神奇逆轉,以小漲作收。我個人覺得,俄烏局勢對A股并無特別明顯利空,但部分原材料供應與該地區相關的品種例外。
周三A股中的權重股大多表現低迷,即使這樣,股指仍表現不錯,很明顯絕大多數個股是顯著上漲的,漲幅最大的是沉寂較久的半導體板塊,科創板中漲幅10%以上的就有十多家,創業板中更多。此外,“東數西算”概念股仍有表現。
半導體相關個股最近表現不佳,可不少公司業績預告其實極好。造成半導體公司業績較好但股價平平的原因有多種,其中之一是市場前期的關注點轉向了基建與穩增長相關的品種,由于市場成交額并不大,故就滿足不了多種熱點一起發揮。另一個原因是美聯儲加息預期日益強化及美債收益率大幅上行,這幾乎就直接壓制了包括半導體類公司在內的科技股。
由現在情況看,估值壓縮已有時日,基建、房地產等品種反彈也日漸無力,加上上市公司年報臨近,故市場自然而然又將注意力集中在報表大概率靚麗的部分半導體公司。
受利好消息推動,農業農機、數字鄉村、種業等板塊有所表現。對市場來說,農業類利好應該是可以預期的,即意外程度不高,加上相關個股太多,故表現就顯得相對稍平。
大盤表現相對平穩,未來也許還要受到地緣政治格局波動影響,但這樣的影響大概率會逐漸淡化,投資者雖然需關注這方面新聞,但操作上的注意力應更多放在其他因素上,比如年報情況,比如美股表現,比如美聯儲動向。
就短期看,考慮到月末,即使投資者相中的品種短期內已有上攻征兆,也沒必要過度追漲,仍要提防股指出現震蕩。地緣政治有可能帶來股市震蕩,月末因素也可能帶來震蕩,兩類因素疊加后發生震蕩的概率就不會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