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春節仍然受到疫情的影響,為了扮美新春、增添年味,近日,中國工商銀行為公眾獻上一道文化大餐。2022年1月14日,工商銀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啟動了“工”迎新春暨“感受金融之美”文物建筑打卡活動。在接下來兩個月時間里,工商銀行將通過金融視角,以文物建筑為窗口,展示金融建筑的藝術魅力和中國金融事業的光輝歷程,在新春之際讓社會公眾感受厚重而絢爛的金融之美,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富品質和內涵的金融服務。工商銀行監事長黃良波,副行長鄭國雨、張文武,國家檔案局副局長付華、經濟科技檔案業務指導司司長李忱,以及客戶代表等出席了啟動儀式。
黃良波在致辭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工作,強調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中國現代金融業在百余年的發展歷程中,積淀了獨具特色的經營文化和行業文化,已經成為近現代中國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商銀行堅守“國之大者”,始終堅持在做好經營活動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此次文物建筑打卡活動,就是工商銀行推進文物保護利用與金融服務有機結合的一次嘗試。同時,工商銀行不斷豐富社會責任的內涵,成立了銀行業博物館,推出了“工銀光明行”集團公益品牌,積極探索更好履行社會責任的新路子、新舉措,以金融的力量助力文化傳承,增進民生福祉。未來,工商銀行將堅持做人民滿意銀行,堅定金融報國理想,把傳承優秀文化、履行社會責任作為重要使命,在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作出更大的貢獻。
付華在致辭中表示,去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新時代檔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我們保護好、利用好檔案資源。工商銀行舉辦“感受金融之美”文物建筑打卡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的具體行動。近年來,工商銀行在文化遺產保護、金融記憶留存、金融文化傳承方面做出了重要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感受金融之美”文物建筑打卡活動,以檔案、文物展現工商銀行歷史傳承、文化追求和專業精神,開辟了提高檔案意識、加強檔案保護、發揮檔案作用的新思路,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希望工商銀行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發揮企業優勢,結合行業特點,在維護金融記憶、傳承金融文化上創新更多的形式,作出更大的貢獻。
據介紹,此次工商銀行從管理的61處文物建筑中,精選出12處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銀行大樓進行展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邀請社會公眾前往打卡拍照,參與闖關答題等互動活動。打卡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期2個月,將把福建龍巖的閩西工農銀行舊址作為第一站,涵蓋福建、天津、遼寧(沈陽和大連)、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湖北、貴州、新疆、廣東等地的12座城市。
本次打卡活動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寓意。首先,以建筑的建成日期計算,一座建筑代表一個生肖,十二座建筑集齊了十二生肖,寓意中華民族追求團圓安康的理念。其次,十二座建筑呈現了各不相同的藝術特點和歷史意義,有的展示紅色金融歷程的“初心之美”,如被譽為“共和國金融搖籃”的閩西工農銀行;有的呈現厚德載物的“穩健之美”,如久負盛名的新疆“大銀行”;也有映襯歷久彌新的“匠心之美”、體現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的“創新之美”的歷史建筑等等。這些建筑,親歷民族金融的坎坷創業,見證紅色金融的誕生發展,目睹新中國金融事業的日新月異,成為金融事業發展的一部部活生生“檔案”,為公眾感受金融發展變化、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提供鮮活的金融名片。
啟動儀式上,受邀的工商銀行客戶代表進行了線上云打卡留念。期間,與會嘉賓還與工商銀行福建龍巖分行遠程連線,線上參觀閩西工農銀行舊址,欣賞龍巖分行自編自導自演的歌舞劇《紅色基因·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