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警方發(fā)布一起“冒充虛擬貨幣平臺客服”的詐騙案例,揭秘該新騙局的詐騙手段和5個明顯特征。
市民黃先生平常會在火幣網等平臺進行虛擬貨幣投資,近日,他接到一個境外電話,對方自稱是火幣平臺客服。對方不但套取了黃先生的交易賬號密碼,轉走黃先生價值四萬元人民幣的虛擬貨幣,還以“賬戶異常,需要資金進行流水對沖”的理由,騙走黃先生兩萬元。
廈門警方分析,黃先生遭遇的騙局是冒充虛擬幣平臺客服的新騙局。今年9月,央行等多部門聯合發(fā)布相關通知,對虛擬貨幣實施監(jiān)管。各大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從9月份陸續(xù)開始停止交易平臺新用戶注冊,并對大陸用戶的資產進行清退,清退截止時間為12月底。新騙局正是利用了這個信息,通過以下幾個步驟行騙。
首先,騙子使用境外電話,冒充虛擬貨幣交易所客服或安全部門人員,準確說出受害者的真實姓名、交易賬號等,甚至具體到交易時間、金額,以此獲取受害者信任。
其次,騙子以“將虛擬幣平臺資金轉到指定軟件以備資金查驗”為由讓受害者下載指定的軟件,并在這個過程中開啟其他軟件的“屏幕共享”功能,以此獲取受害者新下載指定軟件的注冊信息。
接著,在受害者將資金轉移到指定軟件之后,騙子利用之前獲取的賬號信息登錄受害者的軟件賬號,最終將資金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