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火了。賣菜大叔、理發店的Tony老師以及很多消費者都在問:這收款二維碼到底還能不能用了?
據記者向央行有關部門了解,《通知》的出臺主要是為了進一步規范支付業務,完全不影響消費者日常支付體驗和感受——
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用手機支付,仍然可以用掃碼等方式付款,沒有任何變化。
對于賣菜大叔、理發店Tony老師等商戶,如果之前就已經使用經營收款碼收款,也不受任何影響;但如果使用“碼牌”或者打印封裝的二維碼,也就是《通知》中所說的“個人靜態收款條碼”收款,因為安全性較低,容易被違法行為利用,則需要向收款服務機構(如微信、支付寶等)申請轉為商用收款碼。
《通知》明確要求,收款服務機構有義務免費為商戶提供商用收款碼,商戶只需要提供必要的身份核實信息。《通知》將于2022年3月正式實施,央行表示,在實施之前,支付清算協會、支付服務機構必須要全面、充分評估客戶正常支付需求,制定配套服務解決方案,確保服務成本不升、服務質量不降。
人民至上、保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一直是監管部門制訂政策的出發點。近年來,公眾對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深惡痛絕。在公安機關會同金融管理部門開展的相關案件調查中發現,使用出租出售的個人收款碼、改造支付受理終端、申請虛假商戶等是犯罪分子常用手段,給許多個體商戶帶來資金損失。央行此次出臺《通知》,正是為了加強行業管理,堵住漏洞,斬斷非法鏈條,更好地保障個體商戶資金安全,守住老百姓“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