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宏觀、金融數據密集公布,給債券市場帶來較大沖擊。10月15日,央行召開“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會上央行貨政司司長表示:“四季度,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將繼續保持基本平衡,不會出現大的波動。”
實際上,與往年同期相比,今年第四季度流動性缺口偏大,主要因素是2.45萬億的MLF到期,此外,地方債四季度發行量較大,年末銀行體系季節性資金需求上升,這些因素都對四季度的流動性沖擊較大。之前市場投資者預期央行降準的概率較大,市場表現的也較為強勢。按照央行貨政司司長“靈活運用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說法,四季度降準的概率大大降低。此外,按照“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實施在增加流動性總量方面也將發揮一定的作用”的說法,再貸款工具的使用可能性較大。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我國9月份經濟數據。三季度GDP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4.9%,低于市場預期;1-9月份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加7.7%,兩年復合增速為3.8%,較8月回落0.2個百分點;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兩年復合增速為5.0%,較8月回落0.4個百分點;9月份社消同比名義增長4.4%,兩年復合增速為3.8%,較8月增加2.35個百分點。三季度經濟增長動能繼續放緩,分項來看,工業生產、房地產及基建投資等數據均有所下滑。
接連2個工作日的數據公布后,債券市場修正之前的樂觀預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1個工作日內上行了7BP至3.04%。這種日內上升的幅度近期并不多見,反應了市場迅速修正了預期,各個期限的國債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行。
展望未來,市場較為迅速的消化了相關數據、政策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形成了新的市場預期。市場交投明顯降溫,觀望的氣氛濃重。站在目前時點,短期內收益率上行幅度較大,而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仍大并且還未看到企穩的跡象。相信央行即使不降準,也會在四季度采取各種貨幣政策工具穩增長、穩預期。因此,我們認為債券市場的機會在收益率階段性上行后正在逐步顯現。接下來,我們會密切跟蹤市場基本面和資金面的變化,同時關注投資者的預期變化,爭取捕捉投資機會,獲得較好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