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6月,我國首條電氣化鐵路在寶成鐵路寶鳳段開工建設。1961年8月,寶成鐵路寶鳳段電氣化鐵路建成通車,我國從此結束了沒有電氣化鐵路的歷史。
高鐵電氣伴隨寶成鐵路寶鳳段的修建而誕生,最初是7個人的加工班,經過60余年發展,已成長為集電氣化鐵路接觸網零部件,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產品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龍頭企業。高鐵電氣幾乎參建了我國軌道交通所有經典工程,多項產品為國內首創,創造了我國軌道交通領域的“多個第一工程”,稱得上是中國軌道交通供電裝備制造的開創者和領跑者。
登陸科創板,高鐵電氣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公司上下對未來信心滿懷。“公司的目標是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牽引供電裝備制造商和系統方案服務商。”高鐵電氣董事長張廠育說。
60余載與鐵路事業共成長
張廠育對高鐵電氣感情很深,在如數家珍地介紹高鐵電氣的發展歷程時,有一種強烈的自豪感。
“高鐵電氣自1958年成立以來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公司總人數已達千人,年收入超14億元,盈利能力也相當不錯。”張廠育表示,1958年至1996年,高鐵電氣持續在電氣化鐵路領域深耕。上世紀90年代初,城市輕軌、地鐵業務開始擴展。1996年,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敏銳地發現商機,隨即高鐵電氣開始涉足城市輕軌和地鐵領域,發展至今城市輕軌和地鐵的銷售收入幾乎占據公司總收入的一半。
張廠育介紹,自上世紀90年代末起,我國既有的電氣化鐵路開始大提速?;谂c德國鐵路的合作基礎,我國開始與德國方面籌劃成立合資企業,力求打破鐵路接觸網零部件領域產品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2008年3月,高鐵接觸網零部件生產項目在寶雞保德利公司正式建成投產,標志著我國已全面掌握時速300公里及以上高鐵接觸網器材制造核心技術,并全部實現了國產化。
經過60多年發展,高鐵電氣產品在高鐵領域的綜合市場占有率為60%,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綜合市場占有率為50%。公司圍繞弓網關系和軌靴關系,始終致力于接觸網供電產品的研發、制造、改進、提高,推動行業的技術革新和進步。
核心技術產業化成效顯著
張廠育表示,高鐵電氣的核心技術集中于電氣化鐵路接觸網產品、城市軌道交通供電設備領域,伴隨著我國鐵路事業的發展持續積累、突破。公司針對國內鐵路交通、城市軌道交通的重大關鍵領域,成功開發了多項核心技術,核心技術轉化的產品先后用于我國多項鐵路交通、城市軌道交通重大項目。
9月22日凌晨,隨著國際輪渡一聲清脆的鳴笛,裝載著數萬套“中國牌”簡統化高鐵接觸網產品的集裝箱船緩緩駛出上海港,開往印度尼西亞港口,這些產品將用于我國首個海外高鐵項目、東南亞首條最高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鐵——雅萬高鐵的建設現場。至此,中國中鐵電氣化局生產的首批出口雅萬高鐵的“中國牌”簡統化高鐵接觸網產品供貨完畢。
張廠育表示,簡統化接觸網裝備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三統一、一提高”,即統一技術參數、統一并簡化結構形式、統一并減少零部件種類和提高關鍵零部件服役性能。我國現有的接觸網多采用德、法、日等多國多種制式,其各有特點,自成體系,型式多樣,結構種類龐雜,零件繁多,缺乏頂層設計。通過簡統化接觸網裝備系統設計研發,從根本上解決了國內接觸網零部件種類繁多的問題,打造具有高安全可靠性和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接觸網,為高鐵技術升級和走出國門提供了技術支撐。
2015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確定立項《新型高速鐵路接觸網裝備技術研究》《高鐵時速250公里、時速350公里接觸網技術與裝備簡統化研究》課題。高鐵電氣科研團隊隨即配合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參與研制??蒲腥藛T從系統參數、腕臂和定位裝置、統一材質、提高零部件服役性能、防松防腐等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采用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研制出具有鮮明中國特征的新型高鐵接觸網產品。目前該產品已在京哈高鐵北京至沈陽試驗段、京張高鐵崇禮支線、浩吉鐵路、鹽通高鐵等鐵路項目中運用,并即將在印度尼西亞的雅萬高鐵中大顯身手。
高鐵電氣在新能源汽車鋁合金副車架行業也取得了突破。9月28日,高鐵電氣與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四川建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簽署總金額近億元的新能源汽車鋁合金副車架產品采購合同。
據張廠育介紹,鋁合金副車架是新能源汽車核心的鋁合金關鍵結構件,屬于大尺寸薄壁空腔鑄件,結構復雜,熱節較多。高鐵電氣對鋁合金副車架產品結構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研究,確定影響鋁液充型能力的因素,通過提高澆注溫度、提高充型壓力、加快充型速度、保持模具溫度、增強模具排氣能力等措施,有效解決了鑄件在生產過程中充型不良的問題,實現了產品的批量生產。
引領產業鏈向智能制造延伸
“經過60多年的發展,我可以十分自豪地講,高鐵電氣的產品在業內就是品質的象征!”據張廠育透露,除了兩大主業板塊,高鐵電氣正通過制造業工藝技術方面的積累拓展其他領域產品,有些產品已有小批量的試用,接下來將逐步拓展市場。
張廠育表示,科創板上市讓高鐵電氣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在保持電氣化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供電裝備領先優勢的基礎上,高鐵電氣將打造“以軌道交通產品供電裝備為主導、發展與主營業務相通、工藝產品相近的非傳統產品新領域”的產業格局:一是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全制式、更高速、智能化、上下游”,通過科研成果產業化或資本運作,實現產業鏈延伸;二是對具備技術優勢的鑄造鋁合金、高強度防松緊固件等產品,通過智能化改造擴能升級,從軌內走向軌外,開拓工藝相通、產品相近的軌外市場,實現“形成四大產品體系,建設三大產業基地”發展格局;三是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引領技術創新,加強輕量化、綠色環保、長壽命、更高速等方面的技術創新,搶占行業技術制高點;四是提升系統集成能力,加快產品配套施工、運維設備系統化及智能化研究,實現產業鏈向智能建造、智能運維市場延伸;五是快速推進新領域產品的產業化,開拓產業市場新格局。
“企業發展要穩健,不能一味求快、求規模。做實體要有效益,沒有效益,企業如何回報投資者,如何回報職工?一家企業能在一個領域做精做尖就已經很好了。”張廠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