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子產品代工巨頭富士康,在造車領域有了階段性進展。10月18日,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在2021鴻海科技日上推出三款自主開發的電動汽車,包括純電動SUV Model C、純電轎車Model E和電動巴士Model T。
10月18日是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的71歲生日,他親自駕駛Model E現身發布會,并稱這款車是對他“最有意義 、最棒的”生日禮物。郭臺銘稱,從產品構思、外形設計、電池設計,到機械工程、三電系統、操控內飾等,這三款電動汽車展現了鴻海集團的整體工業實力。
據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介紹,電動巴士將于2022年交付中國臺灣當地一家運輸公司投入使用;Model C將在2023年上市。
業內普遍認為,富士康進軍電動汽車,是在為代工蘋果汽車未雨綢繆。此次發布會意在向外界釋放其造車實力。在發布會上,鴻海方面亦稱,三款車型“是客戶規劃自身產品時的參考版本,后續可依據客戶需求做改動”。
蘋果是最早布局汽車產業的手機廠商,早在2014年就在內部啟動Project Titan(泰坦計劃),欲將軟硬件一體化的iOS生態擴張到汽車領域。
彼時汽車制造門檻尚高,蘋果又將研發方向調整至自動駕駛系統上。2017年3月,蘋果CEO蒂姆·庫克接受記者專訪時確認,蘋果正在研究自主駕駛技術。“我們也認為它是重要的,只是不在公開場合談論它。”庫克說。
多年沉寂和打磨后,蘋果距離汽車漸行漸近。2020年12月,路透社披露消息稱,蘋果計劃在2024年推出第一款乘用車。此前,一名蘋果前員工告訴記者,蘋果造車已是“萬事俱備,只欠代工”。
2021年1月,韓國現代汽車及其子公司對外證實,正與蘋果公司討論為其制造汽車。但現代汽車隨后火速撤回該聲明。作為蘋果手機的最大代工企業,富士康同樣希望能夠從蘋果汽車的訂單中分到一杯羹。
在2020年10月的鴻海科技日上,富士康對外展露進軍電動汽車的野心,發布了MIH電動模塊化平臺,宣稱為車企提供關鍵電動汽車零部件的生產服務。彼時,劉揚偉稱,富士康希望成為電動汽車領域的安卓,并在5-7年間市占率達到10%。但是,富士康并不準備生產整車,也不準備推出自己的品牌。
在最近兩年里,富士康與近十家企業合作,加碼電動汽車產業。其中關鍵的一步是在2020年2月,鴻海集團與臺灣車企裕隆集團合資設立鴻華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汽車研發。
在2021鴻海科技日上,裕隆集團董事長嚴陳莉蓮稱,裕隆集團將成為富士康首個電動汽車客戶,旗下LUXGEN以及CMC品牌,未來都將推出自主品牌的電動汽車,預計將基于MIH平臺打造。
當天,富士康還宣布,成立汽車軟件研發中心,規劃集合集團內部1500名以上軟件人才,并在三年內再對外招募1000人以上,打造軟件應用生態系統。
“我們已經逐步建立電動汽車供應鏈,并展示了電動汽車硬件。”劉揚偉稱,“我們不再是新手了。”
劉揚偉稱,鴻海集團的電動汽車“最快明年就會有營收”,較大貢獻可能在2023年發生。到2025年,純電動汽車將占鴻海集團營收比重達5%,營收規模目標為300億美元,其中40%的零配件由鴻海集團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