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價值洼地”標簽的港股,正逐漸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面對當前較低的估值水平,不少公募投資人士重新將目光投向港股。基金公司布局港股基金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下半年以來已有30只基金先后啟動發行。為增強投資者信心,還有基金公司自購旗下新發基金。
展望四季度,公募人士認為港股行情值得期待。外部擾動已有所緩解,國內政策和監管方面也出現了積極的進展,港股逐步進入布局期。特別是對于已經跌至歷史估值區間底部而且存在政策利好的龍頭科技標的,投資機會尤為明顯。
公募密集布局港股基金
A股市場板塊輪動持續加快,權益基金發行難度驟升。港股市場漸成風口,吸引眾多基金公司布局。
Wind數據顯示,進入四季度以來,已有7只港股基金陸續啟動發行,包括廣發滬港深精選、萬家滬港深藍籌兩只主動偏股基金和平安中證滬港深線上消費主題ETF、鵬華中證滬港深科技龍頭等五只被動指數型產品。
其中萬家基金在萬家滬港深藍籌混合基金首募當天以自有資金認購該基金1000萬元。據知情人士介紹,堅定信心大舉自購,一方面是萬家基金作為機構投資者,始終從長期出發,看好旗下港股基金中長期投資價值;另一方面,在港股市場底部大手筆自購,體現的亦是專業機構投資者的擔當,以及與每一位基金投資者共進退的決心。
萬家基金認為,港股市場經過大幅調整,體現出更好的配置價值。首先,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宏觀經濟依然處于復蘇通道,同時由于此次經濟復蘇不均衡性,依然需要寬松的流動性環境支持,因此,港股不具備熊市基礎,回調讓很多優質公司估值很有吸引力,這些公司的長期競爭力依然強勁,前期的估值調整為投資者提供了很好的安全邊際,看好目前至 2022 年港股市場的表現。
拉長時間來看,下半年以來已有30只港股基金先后啟動發行,涉及18家基金公司。對比整個上半年,啟動認購的港股基金有32只。下半年來,港股基金發行節奏明顯加快。
其中天弘基金、匯添富基金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分別發行3只滬港深行業主題基金,聚焦創新藥、科技、消費等賽道。易方達基金同樣積極布局港股市場,下半年以來也發行了3只港股基金,包括易方達中證滬港深300ETF、易方達中證滬港深500ETF以及易方達港股通成長。對比整個上半年,啟動認購的港股基金有32只。
從成立情況看,下半年啟動發行的港股基金中已有18只產品宣告成立,南方港股通優勢企業、易方達港股通成長兩只偏股混合型基金首發募資分別達42.07億元、30.32億元。
數據顯示,還有更多的滬港深基金在路上。截至目前披露的基金發行計劃顯示,易方達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ETF、華泰柏瑞中證滬港深品牌消費50ETF等3只產品即將于本周內進入發行期。
事實上,近期不少公募基金經理已經提前對港股“下手”。9月份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更名為“易方達優質精選(QDII)”,將港股市場掛牌交易的企業納入投資范圍;近期擅長低估值策略的基金經理丘棟榮明確表示看好港股中的價值股,中庚價值領航近期將召開持有人大會,在基金投資范圍中增加港股通標的。他還提到,當前港股估值較低,是配置港股中價值股的較好機會。
四季度港股有望補漲
對于四季度港股走勢及投資機會,公募人士普遍比較樂觀。綜合政策與估值、資金面、因素等,港股四季度存在很大的補漲機會。
從年初以來的走勢看,港股顯著跑輸于外圍市場。恒生指數自2月中旬突破31000點后,一路震蕩走低,截至10月12日收盤,恒生指數收報24962.59點,今年以來下跌7 %,估值水平整體處于47%分位數附近,接近歷史中位數水平,而恒生科技指數年內跌幅更是高達24%。
近期外圍市況偏向于震蕩,但恒指表現還算穩健。在港股市場中,近期多數板塊展開了超跌反彈行情。其中,美團、騰訊控股等科技股表現不俗,近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均在10%左右。10月18日,港股尾盤拉升,三大指數均收復盤中跌幅。
業內預計,港股四季度存在很大的補漲機會,相較于美股和A股市場,港股估值具有吸引力。騰訊、美團等科技股若能繼續領漲,有望進一步激發港股市場人氣。另外,南向資金自9月底以來全面轉為凈買入,也從側面反映了外圍資金面的偏好。
在萬家滬港深藍籌擬任基金經理劉宏達看來,除估值水平外,AH股溢價指數也是市場用來衡量A股、H股投資性價比的指標。劉宏達表示,AH股溢價指數往往能夠反映兩個市場投資情緒的熱度。溢價率靠近150時,表明市場對于港股極度悲觀,對于A股相對樂觀;溢價率接近110時,則表明市場對于港股更加樂觀。
“從這個指標來看,在數值接近150的時候應該投資港股;在接近110 的時候應該投資A股。歷史上,AH股溢價指數共有三次觸及150,每次達到150后,港股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大幅跑贏A股。目前,AH股溢價率在144、145,已經接近歷史極高值。”劉宏達稱,無論從情緒面還是基本面的角度來看,他對于明年的港股都比較樂觀。“我認為,今年四季度是布局港股非常好的時機。”
華南一位公募QDII基金經理表示,美國盈利改善及通脹壓力緩解推動美股反彈,疊加國內政策利好預期升溫以及國內監管緩和,共同影響港股市場上漲,其中消費板塊和成長風格領漲。“我們預計短期市場將繼續盤整,消化諸多不確定性。不過,考慮到H股市場、尤其是成長板塊相比其它市場存在一定優勢,港股逐步進入布局期。”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