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邁瑞醫療最被機構關注,被497家機構調研,其中包括78家基金公司,也成為了被最多基金公司調研的A股上市公司。其中不乏華夏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等頭部基金公司。
10月14日,記者梳理發現,近一個月,基金公司共調研了358家上市公司,涵蓋了電子元件、化工、半導體材料、醫藥制造等多個領域。
其中邁瑞醫療、聯贏激光、中科創達備受基金公司關注,均被超過60家基金公司調研。
日期:20210914-20211014
497家機構調研邁瑞醫療
近一個月邁瑞醫療最被機構關注,被497家機構調研,其中包括78家基金公司,也成為了被最多基金公司調研的A股上市公司。其中不乏華夏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等頭部基金公司。
不光是頭部公募,私募公司對邁瑞醫療也十分關注,千合資本、高毅資產、景林資產等67家陽光私募也出現在了邁瑞醫療的機構調研名單里。
10月14日,邁瑞醫療收盤價為388元/股,當日股價下跌1.78%,總市值4717億元。但近一個月,邁瑞醫療股價漲幅達到15.36%。
2021年中報顯示,邁瑞醫療被1341只基金持倉,占流通股比例31.56%,無疑是一個香餑餑。其中不乏中歐基金葛蘭、景順長城劉彥春、前海開源基金曲揚、富國基金朱少醒等頂流基金經理的加持。
醫藥板塊因為集采等因素,經歷了大幅回調,哪些細分賽道蘊含投資機會?
某公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從全球來講,在醫療支出上增長很快,而且我國CXO(醫藥研發外包)在全球的地位越來越強。因為這個行業有非常強的馬太效應,所以我國包括一些CRO(主營醫藥研發合同外包的醫藥研究類公司,是CXO概念的一部分)公司都在慢慢開始崛起。看好全球產業鏈條上的一些CXO,以及醫療服務公司的投資機會。
激光焊接設備企業聯贏激光近一個月被71家基金公司調研,10月14日收盤價為31.23元/股,當日股價上漲1.4%,總市值93.44億元。聯贏激光上半年被50只基金持有,其中不乏知名基金經理陸彬、馮明遠的青睞。
近一個月,中科創達是除買邁瑞醫療外被最多機構調研的A股上市公司,吸引了68家基金公司在內的303家機構調研。
此外,銳明技術、傳音控股、健麾信息、拓邦股份等20家公司都獲得了超過30家基金公司的調研。
頂流基金經理密集調研
記者梳理發現,在近一個月的調研名單中出現不少知名基金的身影。
信達澳銀基金馮明遠在近一個月調研了博力威、粵電力A、浙富控股、美格智能四家公司。
2021年中報顯示,博力威被452只基金持倉,不僅被馮明遠關注,還被頂流基金經理蕭楠、周蔚文持倉。
博力威10月14日收盤價為65.25元/股,當日股價上漲2.27%,總市值65.25億元。
在調研中,鋰電池企業博力威被關注最多的問題是電芯短缺、漲價對公司的影響。博力威表示,關于電芯的供應,公司的供應渠道較穩定,與包括LG、松下等供應商達成長期與直供合作。針對電芯漲價,公司會持續關注。一方面公司將通過與客戶協商,盡可能共同面對材料漲價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包括國產替代等技術優化措施以及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品成本等。
近一個月被303家機構調研的中科創達也被匯添富基金胡昕煒、前海開源基金崔宸龍、邱杰瞄準。
10月14日,中科創達收盤價為129.8元/股,當日股價上漲2.24%,總市值552億元。中科創達也是備受基金公司關注的企業,上半年被578只基金持有,占流通股比例為18.57%。
明星基金經理各有心頭好,銀華基金焦巍近一個月調研了中控技術和晶盛機電。
此外,廣發基金傅友興在近一個月調研了奧普特,匯添富基金勞杰男調研華峰測控。鵬華基金王宗合和景順長城基金楊銳文則分別調研了宏力達、宇瞳光學。
業內人士認為,基金公司調研一只個股,并不代表該股就能進入基金經理持倉中,也不代表該股票會立刻大漲。投資者要是盲目地跟著基金公司調研來“抄作業”會面臨很大風險。
多家銀行被瞄準
記者注意到,杭州銀行、重慶銀行、常熟銀行、蘇農銀行、瑞豐銀行、蘇州銀行、渝農商行出現在了基金公司近一個月的調研名單中。
其中,最受機構關注的就是杭州銀行,被40家基金公司在內的147家機構調研。
10月14日,杭州銀行收盤價為14.57元/股,當日股價下跌4.14%,總市值864億元。今年上半年,杭州銀行被474只基金持倉,占流通股比例為9.58%。
從調研報告看,機構比較關注這些銀行的后續息差表現、信貸投放、資產質量、財富管理戰略安排、理財業務未來發展等問題。
9月末,“公募一哥”張坤掌管的兩只基金陸續大手筆買入招商銀行,累計買入金額超過8.5億元。
此外,趙楓管理的睿遠均衡價值基金在9月初也連續兩個交易日買入招商銀行,朱雀基金梁躍軍掌管的兩只基金曾在7月和8月陸續增持招商銀行。今年上半年,由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增持寧波銀行,興全基金謝治宇二季度加倉平安銀行、興業銀行。
被明星基金經理加倉和機構密集調研,銀行股要崛起了么?
天風證券認為,銀行板塊的估值和倉位現在處于歷史底部。9月份板塊估值調整已經消化了市場的悲觀情緒。銀行板塊的投資應當注重政策拐點帶來的催化效果。建議投資者淡化對息差的關注。四季度預期息差還會走弱,這主要是監管因素使然。但回顧去年疫情期間的寬信用,息差向下并不妨礙營收在非息收入推動下實現反轉。預期財富管理以及零售小微標的會在寬信用中取得更突出的業績表現,建議重點關注社融之后的三季報行情。
“9月份,市場利率總體呈上升態勢,銀行資產收益率穩定回升,基本面持續改善,行業景氣度持續向上。上市銀行三季報將在10月中下旬陸續披露,基于去年高基數的影響,業績增速可能邊際放緩,但基本面總體向好,房地產管控政策保障市場平穩發展,銀行資產質量優于前期,仍可走出相對行情。考慮銀行板塊業績增長,估值處于相對低位,年末有上升修復動力。建議關注業務布局完善,盈利能力穩健向上、資產質量優良的銀行,以及業務增長強勁、成長空間大的銀行。”財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