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7月有20家券商拿到了第二批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如今時間已過去3個月,各家券商業務進度情況如何?
近日,東方證券宣布,該公司通過了公募基金投顧業務現場檢查,可正式開展公募基金投顧業務,成為20家試點券商中首家通過監管現場驗收、獲準開業的公司。
記者調查獲悉,這20家券商中,除了東方證券之外,招商證券已于8月中旬接受場檢,并根據監管部門場檢意見提交了業務優化報告,距離正式獲準開展業務只差臨門一腳。縱觀行業,各券商正緊鑼密鼓進行測試等各項工作,興業證券、華西證券等進度較快的券商處于等候監管現場檢查階段。
對于券商而言,盡管目前基金投顧業務所帶來的直接利潤還不高,但基金投顧是券商進行財富管理轉型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提升財富管理規模和綜合費率,與其他業務形成協同效應。
多券商等待現場檢查
在海外成熟市場,基金投顧在財富管理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華泰證券研報表示,2020年年底在美國證監會注冊投資顧問所管理的監管資產規模已達97.2萬億美元。基金投顧已成為美國投資者購買基金的主要渠道,在退休計劃之外投資共同基金的家庭中,約50%的家庭通過基金投顧來購買基金。
相比海外,中國的基金投顧市場尚處于發展初期。2020年,首批7家券商獲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并在當年開始陸續展業。今年6月至7月間,陸續有20家券商獲得了第二批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
隨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的擴容,將有更多券商從傳統的“賣方銷售”模式轉為“買方投顧”模式。基金投顧業務的開展將有助于推動券商財富管理轉型,提升財富管理規模和綜合費率,進一步豐富利潤來源。
記者從業內獲悉,經過3個月左右的奮戰與籌備,目前第二批獲得試點資格的券商業務籌備進展不一。截至目前,有的券商還在準備自查底稿和測試階段,一些券商已經向監管申請現場檢查,最快的東方證券已經于9月30日率先通過了場檢,獲批了開業資格。
一家大型券商向記者表示,目前公司系統都已經準備好了,測試也差不多了,但還有很多細節在與監管部門溝通。還有券商稱,目前公司正在準備自查底稿和測試階段。
招商證券表示,自6 月份取得試點資格以來,8月19日中國證監會和深圳證監局對公司進行場檢驗收,也是第二批試點中深圳地區首家接受場檢的券商。“公司自6月以來積極推進試點開業,各項工作已準備就緒。目前,我司已根據監管部門場檢意見提交了業務優化報告,將在監管部門審核通過之后,盡快正式展業。”
華西證券介紹,公司即將向監管申請現場驗收,驗收通過后方能正式試點。當下開業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具體時間表需根據監管現場驗收進度而定。
華安證券告訴記者,公司內部架構建設方面已基本完成,目前已進入后期的系統測試及對接環節,具體開業時間需結合業務的測試結果,并結合監管部門年底的工作安排考慮,爭取于11月中下旬獲得監管認可并正式展業。
業務制度、系統架構
以及人員已就位
整個三季度,相關券商都在馬不停蹄地籌備基金投顧業務。記者調查發現,各券商均根據試點要求設置基金投顧業務投資決策委員會,對相關業務制度、組合策略、系統架構等方面進行整體把握與設計。
在系統方面,不少券商表示已經進行了多輪測試。招商證券表示,在系統建設方面,公司對涉及基金投顧業務的多個關聯系統已進行了多輪測試,并持續優化,能夠對基金投資顧問全部業務環節和服務過程實施集中統一管理,具備留痕和動態監控等有關功能。
一些券商側重于改進業務流程,優化組合策略。華西證券表示,過去3個月公司繼續深度挖掘、分析客戶需求,進一步改良擬上線的組合策略,覆蓋客戶的流動性管理、穩健理財、追求高收益等財富管理需求;梳理優化了業務和系統流程,使得投資管理更為順暢、風控覆蓋更為全面、信息披露更為透明,投后服務更為及時。
國信證券則明確表示,將重點布局“權益精選”類策略組合,這與客戶屬性相匹配。
據國信證券介紹,公司堅持“客戶需求驅動策略研發”,基于公司大數據及競品研究來合理規劃策略產品線,向目標客戶提供滿足其投資需求的策略產品與服務。從數據看,超六成客戶偏好積極型組合,因此會重點布局“權益精選”類策略組合,以匹配國信大部分客戶的特征屬性,同時也將提供“固收+”類策略組合,為客戶提供平衡賬戶總體風險的投資方案。
在人員方面,一些券商反饋基金投顧業務團隊人員已經到位,并已對一線人員進行培訓、考試等。“目前,財富管理部成立了專門的基金投顧業務團隊,人員已經到位。我司對業務進行嚴格的合規和風控管理,對從事基金投顧業務的一線人員按要求進行了培訓、考試等,做好展業前的準備工作。”招商證券相關負責人介紹。
華安證券則表示,公司配置了專業、獨立的團隊和人員分別從事產品研究、策略研究、交易執行、合規管理和風險控制等工作。儲備了四類標準化策略,以滿足客戶不同的資金用途及投資目標。并按照公司的信息架構搭建起專屬于基金投顧的資產配置平臺的業務管理平臺,并圍繞試點要求開展了包括適當性系統、簽約管理等在內的一系列平臺改造。
券商發力點各有不同
公募基金銷售是券商財富管理的重要業務,基金投顧業務也將助力券商的財富管理轉型。華創證券分析稱,券商在協同效應上存在可能,營業部的交易零售客戶、投行及財富管理業務的存量客戶,都會是基金投顧業務的潛在客戶,投顧業務的開展將為這些存量客戶帶來增值服務。
記者獲悉,下一階段,各券商基金投顧業務的發力側重點各有不同。有的券商側重策略組合的構建,有的券商注重選擇積極與各類基金代銷機構開展合作,還有券商將著力于投資者教育。
記者還了解到,不少券商都將基金投顧業務作為探索富有自身品牌特色的財富管理轉型路徑的抓手。以經紀業務見長的國信證券為例,國信證券認為基金投顧業務開展需結合公司現狀及對財富管理轉型的思考,探索國信證券特色的財富管理轉型,應以統一財富管理品牌為業務抓手,整合投研、產品、營銷和平臺優勢,做大做強買方投顧業務,提升托管資產保有規模。
國信證券還表示,公司將進行全市場布局,與具有基金代銷資格的各類機構積極開展業務合作,擴展基金投顧業務的推廣渠道。
在具體做法上,國信證券表示,首先,了解客戶是投顧活動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公司不但通過線下投顧來了解客戶,也在線上提供投資規劃工具,引導客戶明確投資目標,在管理客戶預期的同時完成策略匹配。其次,國信通過申購費折扣,順延交易(減少懲罰性贖回費率),策略互換以及費用抵扣等安排,為客戶節約交易成本,最大限度保護客戶利益。最后,在客戶贖回時,公司也為客戶提供份額贖回、份額劃轉兩種份額處置方式,供客戶選擇。
華西證券也表示,下一階段,公司將繼續深度挖掘客戶需求場景,上線更多風險收益特征的組合策略。并進一步優化全周期伴隨式服務,真正做到“三分在投,七分在顧”,從而打造具有華西特色的基金投顧業務體系。同時利用基金投顧業務試點契機,探索零售與機構業務協同發展、相互促進的業務模式,帶動公司財富管理業務開啟新局面。
華安證券則表示,下階段展業重點在于發揮基金投顧的深度代理優勢,凸顯業務的陪伴屬性和服務價值。致力于培養客戶從基金購買向基金配置的行為轉變,從短期買賣轉向長期持有,推動公司財富管理業務從渠道價值向服務價值的轉變。
招商證券認為,基金投顧業務是財富管理新的商業模式,現階段客戶對基金投顧業務的理解和接受仍需要一段過程,因此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進行投資者教育。
東方證券率先通關
近日,東方證券通過證監會與上海證監局對公募基金投顧業務的現場檢查,可正式開展公募基金投顧業務,成為第二批試點券商中首家通過場檢、獲準開業的券商。
據了解,在場檢準備過程中,東方證券每周召開跨部門小組會議,繼續及時推進各項業務流程和系統開發工作,協調解決存在的各類問題。公司于8月初向上海局提交場檢申請,8月下旬接受證監會和上海證監局現場業務檢查,在針對場檢提出的問題完成進一步細化改進后,提交反饋問題的完成報告,最終于9月30日通過上海證監局展業談話,獲準開業。
在實際籌備過程中,東方證券充分考慮各個業務節點設計,以最利于客戶利益為原則進行準備工作,針對不足之處及時改進。場檢中針對監管機構提出客戶基金投顧母子賬戶架構的考慮,公司完全從客戶利益出發進行客戶賬戶設計,及時進行優化改善,既保證了客戶利益優先,也避免了后續業務實際開展后的調整成本。
東方證券表示,下一階段,將漸進、分階段地進行業務推動,在投顧品牌、人員培訓、機構合作與業務實踐方面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基金投顧服務體系,并在合適階段中拓展機構間的服務合作,充分挖掘和服務不同客戶的投資需求,逐步拓展服務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