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高凈值客戶資產配置熱情高漲,國內私募基金規模正迎來新的井噴期。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基金業協會”)近日公布8月份私募基金管理人及產品月報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境內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達到2.44萬家,資金管理規模達到19.05萬億元,較8月份環比增長0.32%,首次突破19萬億元大關。
一位財富管理機構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這背后,一是大量非標投資產品到期后,越來越多高凈值客戶將資金轉而投向私募基金產品尋求高回報;二是今年以來量化私募基金異軍突起,吸引大量高凈值客戶青睞,帶動私募基金規模保持穩健增長。
他告訴記者,有些量化私募基金今年以來最大凈值回撤值在3%左右,但整體投資回報率超過10%,很大程度滿足高凈值客戶對穩健高回報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同樣受到越來越多高凈值投資者的歡迎。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盡管8月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資金管理規模較7月份縮水約37.63億元,但它仍以10.48萬億元的資金保有量占據境內私募基金總規模的55%,位于所有私募基金產品的前列。
8月私募基金的“冰火兩重天”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8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發行數量較7月份增加2270只;資金管理規模也較7月份環比增加648.73億元,達到5.52萬億元。
一位財富管理機構負責人分析認為,究其原因,是高凈值客戶認為量化私募基金的低凈值波動性與相對較高回報率,可以完美“替代”非標投資產品的保本高回報屬性。部分資深高凈值投資者不再熱衷追捧行業頭部量化私募機構新發產品,轉而對那些業績出色但名氣不大的初創型量化私募機構抱有濃厚的投資興趣。因為這些高凈值投資者意識到,規模往往是業績的最大“天敵”。一旦量化私募基金規模擴張速度遠遠超過其量化投資策略容量,其業績很容易遭遇滑鐵盧,反而是那些名氣不大但量化策略獨特的初創型量化私募產品更具業績增長爆發性。
值得注意的是,量化私募基金異軍突起并未創造“雨露均沾”效應,其他類型私募基金因大量資金涌入量化策略產品而遭遇少人問津的窘境。
比如年初一度火熱的管理期貨CTA策略私募產品因近期大宗商品價格回調導致凈值下跌幅度擴大(部分產品凈值回撤值甚至處于歷史峰值),正面臨不小的資金贖回壓力;此外,市場中性策略私募產品也因為上半年業績不夠理想,其產品發行數量與資金管理規模持續呈現下降趨勢。
“目前,私募基金正急于對商品期貨CTA策略與市場中性策略私募產品進行迭代升級,要么引入統計套利與風險對沖套利策略以降低凈值波動性,要么增加多資產組合與指數增強策略,力爭打好業績翻身仗以重拾高凈值投資者配置信心。”一位私募基金投研部門總監向記者直言。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產品呈現“向前看”的新趨勢。具體而言,主要投向中后期成熟項目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當月的資產管理規模較7月份縮水37.63億元,相比而言,投向中早期項目的創業投資基金數量則較7月份增加411只,資金管理規模也相應增長226.18億元,達到2.1264萬億元。
“究其原因,是近期國家相關部門加大反壟斷、數據安全保護與相關行業整頓,令不少高凈值投資者擔心中后期項目面臨IPO放緩等風險,轉而更愿加大中早期項目投資,通過拉長投資周期以應對政策監管風險。”上述國內大型股權投資機構合伙人指出。
北上深“三足鼎立”格局穩固
國內私募基金的蓬勃發展,仍未改變“北上深”三足鼎立的格局。
基金業協會披露的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地域分布狀況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注冊地在上海市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達到4533家,深圳市則達到4354家,北京市也有4306家,分別占據國內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的18.57%、17.84%與17.64%。
與此對應的是,上海市私募基金資金管理規模達到4.65萬億元,規模占比達24.42%;北京以4.09萬億元私募基金管理規模位居第二,占比21.49%;深圳市管理規模達到2.30萬億元,位居第三,占比12.07%。
相比而言,排名第四、第五位的浙江省(除寧波)與廣東省(除深圳)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分別達到2038家與1773家,占比僅有8.35%與7.27%;兩地私募基金資金管理規模分別達到1.10萬億元與1.06萬億元,占比分別僅有5.75%與5.55%,與“北上深”均有一定的差距。
多位私募基金人士直言,盡管北上深仍占據三足鼎立態勢,近年青島、廈門、重慶等城市正積極打造財富管理中心,積極推出一系列扶持與稅收優惠措施吸引越來越多私募基金落戶,正令境內私募基金區域分布開始呈現“群雄逐鹿”的新態勢。
“不過,私募基金的募資行為尚未因此呈現本土化特征。”一位信托公司資產配置部主管告訴記者。眾多私募基金仍通過私人銀行、信托公司、財富管理機構的全國性業務網點,面向各地高凈值投資者募資。此外,全國各地高凈值投資者對私募基金注冊地極其關注——受此前P2P跑路事件影響,他們特別在意私募基金是否在大中型城市注冊登記或設立辦事處,以便他們能及時了解這些私募基金的運營動態,作為保障自身資金安全的一種措施。
記者獲悉,針對高凈值投資者的上述投資心態,越來越多私募基金正積極在北上深等城市設立辦事處,進一步提升高凈值投資者的投資信心。
在這位信托公司資產配置部主管看來,高凈值投資者之所以如此看重私募基金是否在大中型城市設立辦事處,還在于他們認為這些私募基金能在大中型城市引入足夠多的私募投研人才,從而加快投資策略的迭代升級,進而增加自身獲取持續性高回報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