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逐漸普及,在A股中以鋰電池為主的“寧指數”上市公司備受資金青睞,數據顯示,僅從今年前8個月的表現看,“寧指數”的漲幅就達到了35.49%,然而“寧組合”雖好,但現實的問題是短期確實積累了較大漲幅,從而導致整個板塊的波動較前期呈現加大態勢。
面對這種情況,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基金經理倪權生認為,站在當前時點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長期趨勢是基本沒有問題的。整個汽車的電動化目前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全球都是必然的趨勢,無論是基于環保方面的需求,還是能源安全方面的考慮等等。
另外,倪權生還指出,汽車的智能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比如自動駕駛,是非常符合人性需求的。而由于智能化對行駛控制、電源、功耗等等各方面的需求,相比傳統燃油車,電動車成為智能汽車天然的更好的載體,所以這個大趨勢未來不會變。短期新能源板塊經歷一輪上漲,市場對估值存在分歧進而出現震蕩是可以理解的。
據悉,由倪權生管理的上投摩根成長先鋒從2019年底開始就買入新能源板塊標的,據其介紹,有幾個具體事件引發了他對新能源汽車的關注,首先是多家傳統汽車巨頭明確提出大力轉向新能源車的戰略,倪權生判斷,當這些在汽車領域深耕百年的產業巨頭開始大舉將經營戰略轉向電動汽車的時候,這個時代應該就到了。另一件事就是特斯拉電動車售價降到了30萬元以下,倪權生稱,這個價格屬于汽車真正能夠上量的中端價格帶。當電動車進入這個價格帶的時候,意味著它不需要補貼,也能夠在成本上跟傳統汽車競爭,更何況它的使用成本相比傳統燃油車要低很多。所以這個行業已經到了不需要補貼跟政策來強行推動的臨界點,它的長期前景將會是很好的。
倪權生的準確判斷也為其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上投摩根成長先鋒在2019年四季度凈值小幅上漲后,2020年就開始進入到加速狀態,全年漲幅達60.67%,而截止到9月8日,該基金在今年內的漲幅也高達20.82%。
目前,由倪權生管理的上投摩根均衡優選混合型基金已于9月6日起正式發行,該基金將通過多維度優選出景氣度上行或景氣度拐點向上、估值與業績較為匹配的行業,均衡分散布局優質個股。
談及A股的后市,倪權生認為大的方向還是以制造業為主,這其中涵蓋了新能源汽車、半導體、軍工,以及機械、材料等多個領域的投資機會。
倪權生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今年一季度大家都看到半導體行業的景氣度很好,表面看可能是供給受限的周期行情,但我覺得周期因素的背后,有很多實實在在增長的需求。有的來源于傳統燃油汽車對人機互動、輔助駕駛功能需求的增加,有的來源于各種智能家居產品的快速增長等等。”
總的來說,當人工智能技術開始達到應用層面,且產品經過迭代后功能有很大提升的時候,下游的需求會擴張得非常快,疊加半導體的國產替代進程,倪權生認為這個領域仍然會有機會。
對于目前不少機構看好的軍工板塊,倪權生指出,“十三五”是很多軍工裝備的定型周期,“十四五”則是裝備的上量周期。“我們通過和很多產業專家的溝通,以及公司的財務報表可以看到,很多確定性的“十四五”裝備采購正在發生,其中飛機跟導彈所處的大的周期投資機會尤其值得關注。” 同時,軍工板塊目前很多公司的估值仍然不貴。所以,軍工板塊是當前倪權生比較看好的一個板塊,并且從二季度開始就已經重點關注了一些軍工電子領域的公司。展望后市,倪權生表示,如果隨著中報、三季報軍工企業的業績逐步釋放出來,預計市場對這個板塊的關注度也會越來越高。
而在機械、材料等領域,倪權生說:“我們看到有很多能做到進口替代的公司,它的市場份額在快速提升,實際上這些公司也和“精專特新”這一類公司的標準是匹配的。” 這些公司的需求端,跟經濟波動的相關性較弱,所以在市場份額提升的過程中,它的增速可能會很快。因為當中國企業的制造水平開始達到全球頂尖標準的時候,它大概率會展現出比海外生產商更強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