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市場巨震后,昨日A股出現了一波像樣的反彈,創業板指數與科創50指數分別大漲3.16%和2.29%,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大漲3.79%。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底時,首批9只雙創ETF相繼發行成立,合計募資186.75億元。如今,經過一個多月時間,這批雙創ETF規模增幅超過40%。考慮到期間基金凈值出現10%以上的回撤,上市一個多月實際吸金規模已超過百億元。
首批雙創ETF凈值跌幅均超10%
數據顯示,首批雙創ETF跟蹤的標的指數——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自7月1日到達階段性高位2285.03點后,便進入調整態勢。尤其是過去兩周,受醫藥保健和信息技術兩大權重板塊大幅調整影響,該指數進入單邊下跌,最低跌至1931.49點,下半年累計跌幅超過10%,期間最大跌幅超過15%。
受標的指數拖累,首批雙創ETF自成立以來也表現欠佳。截至上周五,各雙創ETF單位凈值均低于0.9元,這意味著這些ETF累計凈值跌幅均超了10%。不過,如果算上昨日的凈值漲幅,凈值跌幅將收窄至10%以內。
4只深交所上市雙創ETF
今日獲近10億份凈申購
昨日收盤后不久,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4只雙創ETF便披露了當日基金份額申購贖回數據。
數據顯示,在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大漲3.79%刺激下,華夏雙創基金ETF、易方達雙創50ETF、南方雙創ETF,以及銀華雙創50ETF基金今日也均得到資金青睞,合計獲得凈申購9.82億份,若以今日收盤價計,合計吸金8.90億元。
其中,華夏雙創基金ETF獲得3.48億份凈申購,易方達雙創50ETF獲得3.24億份凈申購,南方雙創獲得2.62億份凈申購。
上市以來超100億資金涌入雙創ETF
雖然首批雙創ETF自成立以來凈值表現不甚理想,但投資者抄底熱情高漲,相關ETF逆市迎來大量資金凈流入。
據統計顯示,截至上周五收盤,9只雙創ETF下半年以來合計獲得102.24億份凈申購,僅過去一周便獲得了36.54億份凈申購。若以區間成交均價估算,這批雙創ETF7月以來合計吸金97.89億元,若加上昨日的吸金額,這些ETF上市以來合計吸金料超過11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不到兩個月時間,首批雙創ETF已出現兩只規模50億元以上的頭部產品,其中易方達雙創50ETF規模最大為64.11億元,成立以來規模增幅超過110%,華夏雙創基金ETF最新規模為57.34億元,規模增幅也超90%,此外,南方雙創ETF規模增幅超過40%。不過,這些ETF上市以來規模出現較大分化,除了強者恒強外,也有4只與首發規模相比出現一定縮水。
聚焦新興產業上市公司
長期投資價值較高
雙創ETF緊密跟蹤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投資標的聚焦于科創板與創業板市場中市值較大,具有代表性的新興產業上市公司。也正因此,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兼具高科技+龍頭雙重屬性。
據數據顯示,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為8.2%,過去一年累計漲幅超過27%,歷史表現明顯好于基準指數。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產替代、自主可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創業板科創板承擔培育中國科技巨頭的歷史使命,長期投資價值較高。
據華西證券分析,隨著近幾年中美博弈程度日益提升,外部局勢日益嚴峻,國產替代、自主可控,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
“今年3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規劃)正式發布,科技創新的核心地位進一步得到突出。規劃提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華西證券表示。
實際上,自創業板開板上市以來,創業板已成為中小創業公司重要的融資場所,同時也培育出了眾多頗具影響力的科技成長型公司。同時,自科創板開板以來,科創板已成為戰略新興企業最為重要的股權融資工具。已上市及擬登陸科創板的企業重點來自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產業、新材料產業等產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