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市場波動較大,食品飲料、科技互聯網、醫藥等板塊跌幅居前;信息面,上周針對互聯網、K12教育、醫藥、房地產等一系列政策出臺讓市場對部分行業產生悲觀情緒,也引發對未來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外資流出明顯,由此帶動今日A股整體出現一定程度回調。
我們認為7月26日的下跌,一方面來自國內外投資人對于監管政策的悲觀解讀。我們認為相關政策的出臺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更大強度的激發國民經濟活力。站在當前時點,我們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相關行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以互聯網為例,優秀的互聯網企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提升效率、科技創新、降低信息不對稱、解決就業等積極作用,也確實存在需要糾正的行為。反壟斷非常有利于行業長期健康發展,隨著行業規范的推進,有助于龍頭企業夯實基礎,更好的服務全社會,并提升其科技能力,未來更加開放的互聯網生態體系實際上有助于實現相關公司的價值提升。
此外,消費等行業在資金調倉過程中,部分優質個股由于交易因素出現快速下跌。我們認為中國的消費和醫藥等市場長期充滿機會,在基本面較為健康的情況下,股價大幅波動,實際上提升了相關資產的長期回報率。
站在更長期的視角,政策組合拳的背后是對經濟中市場難以自發修正的弊病做根本性的調整,與此同時也對符合戰略發展方向,有利于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部分做鼓勵支持,最終實現更加高級的供給結構和更為強勁的國內需求。對投資來說,這本質上是能提升全社會風險偏好的利好事件,由此帶來的市場短期下跌不應該成為我們做出重大調整的理由,成長領域仍是最重要的看點,結構性機會精彩紛呈。對于部分由于恐慌而被錯殺的行業和個股,這反而是一個買入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