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公募基金二季報發布完畢。展望后市,多位知名基金經理認為,A股市場仍將延續震蕩行情,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同時,要警惕部分核心資產估值過高問題,長期看好新能源、消費升級和科技創新等領域機會。
知名基金經理“認錯”
二季度市場風格突變,“喝酒”不再能躺贏。知名基金經理張坤管理的基金表現不佳,易方達亞洲精選的年內收益更是跌落到同類基金中倒數第二。張坤在二季報中誠懇“認錯”,他表示,回首以往的判斷,發現有不少錯誤。在一個流動性寬裕、資本焦慮地尋找高回報率領域的環境下,未來幾年不少行業面臨的競爭程度恐怕比過去5年更為激烈。
回顧二季度,張坤認為,A股市場分化較為明顯,新能源、汽車、電子、醫藥等行業表現較好,而農林牧漁、房地產、家電等行業表現相對落后。
景順長城基金劉彥春認為,二季度新能源車、半導體等新興產業保持高景氣,相關領域投融資活躍,產能快速擴張。傳統行業和新興產業景氣差別顯著,疊加持續寬松的貨幣環境,股票市場風格再次走向極致。
融通基金鄒曦表示,二季度中國實行中性穩健的貨幣政策導致信用收縮,形成了“寬貨幣緊信用”的格局,有利于成長風格,房地產基建相關的行業股價受到抑制。從市值風格而言,在流動性驅動和經濟增長前景受到抑制的背景下,中小市值股票表現相對較優。
國泰基金徐成城也認為,小盤股表現優于大盤股的情況在二季度表現較為明顯。分行業來看,申萬一級行業中的電氣設備行業表現最佳,漲幅達到30%以上,電子、綜合、汽車、化工、醫藥等行業在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經營成本下降以及市場風格切換的環境下,均有13%以上的漲幅,而農林牧漁、房地產和家電等行業則表現不佳。
鄒曦指出,國內新能源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電動車消費屬性增強,銷量持續高增速,光伏產業鏈博弈接近穩態,價格保持穩定,需求長期向好。
下半年看好結構性機會
展望后市,劉彥春認為,全球經濟走出疫情、逐步復蘇是下半年最主要的基本面,需要關注美聯儲流動性回收節奏,利率和匯率的波動可能會對市場整體特別是高估值領域造成一定沖擊。中國貨幣環境也有邊際收斂的可能。實體經濟融資收縮最快階段已經過去,未來市場風格有望逐步走向均衡。
中歐基金葛蘭表示,長期看好創新藥產業鏈、醫療服務、高質量仿制藥的龍頭企業等方向,創新藥產業鏈仍舊是長期值得看好的方向,從國家層面政策的頂層設計到國內企業近年來的創新積累,都使得國內的創新藥產業鏈長期維持在高景氣度的狀態。
西部利得基金盛豐衍和麻旭東表示,國內經濟如果能維持出口的強勢或出口僅小幅回落,加之消費開始回升走強,那么,三季度A股市場進一步上揚還是可期的。在資本市場大環境未出現重大變化的情況下,預計A股市場的上漲依然是結構性的,將繼續遵循此前的高景氣度主線,醫藥、半導體產業鏈以及新能源產業的上下游都會是不錯的投資方向。
鄒曦認為,三季度,國內外經濟面臨高位震蕩,甚至邊際走弱,流動性預期逐漸趨于正常化,A股市場保持穩中有震蕩的局面,仍存在結構性的機會。
博時基金尹浩關注5G產業鏈,他表示,在國產替代的大趨勢下,國內5G板塊有望恢復高景氣,看好2021年5G板塊的估值修復。長期來看,在能源革命、碳中和等多因素推動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漸提高,產業空間廣闊。短期在各國政策落實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迅速,鋰電需求釋放明顯,利好新能源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