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管部門對轄內相關機構提出鄭重警告:不得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提供經營場所、商業展示、營銷宣傳、付費導流等服務。轄內金融機構、支付機構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提供虛擬貨幣相關服務。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不參與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不盲目跟風虛擬貨幣相關投機行為,謹防個人財產及權益受損。 ]
因涉嫌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服務,已有公司被責令注銷。
第一財經了解到,7月6日,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防范虛擬貨幣交易活動的風險提示》,對涉嫌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軟件服務的
北京取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予以清理整頓,責令該公司注銷,官方網站已停用。
天眼查信息顯示,北京取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13日,經營范圍包括: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含演出);影視策劃;文藝創作;承辦展覽展示;會議服務;公共關系服務;設計、制作、代理、發布廣告;市場調查;產品設計;工藝美術設計;電腦動畫設計;軟件設計;軟件開發;計算機技術開發、咨詢、服務、轉讓、推廣等。
據悉,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擊虛擬貨幣交易的決策部署,防控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近期,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懷柔區政府相關部門,對涉嫌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軟件服務的上述公司進行整頓。
同時,監管部門對轄內相關機構提出鄭重警告:不得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提供經營場所、商業展示、營銷宣傳、付費導流等服務。轄內金融機構、支付機構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提供虛擬貨幣相關服務。
該風險提示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應增強風險意識,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不參與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不盲目跟風虛擬貨幣相關投機行為,謹防個人財產及權益受損。要珍惜個人銀行賬戶,不用于虛擬貨幣賬戶充值和提現、購買和銷售相關交易充值碼以及劃轉相關交易資金等活動,防止違法使用和個人信息泄露。及時舉報虛擬貨幣交易相關違法違規線索,對其中涉嫌違法犯罪的,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今年以來,針對近期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抬頭的情況,監管圍堵不斷升級。
5月18日,互聯網金融協會、銀行業協會、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關于防范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要求有關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6月9日,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關于加強行業信息共享 有效防范支付風險的提示”,再次提示虛擬貨幣的風險。
近期,央行又就虛擬貨幣炒作問題約談了工商銀行(601398,股吧)、農業銀行(601288,股吧)、建設銀行(601939,股吧)、郵儲銀行、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和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等部分銀行和支付機構。要求各機構要全面排查識別虛擬貨幣交易所及場外交易商資金賬戶,及時切斷交易資金支付鏈路;分析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的資金交易特征,加大技術投入,完善異常交易監控模型,切實提高監測識別能力;完善內部工作機制,明確分工,壓實責任,保障有關監測處置措施落實到位。這些機構也紛紛發布公告禁止開展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
不僅交易行為,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同時受到打擊。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在談及“堅決防控金融風險”時,明確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
繼內蒙古和青海之后,又一個省份出手清理整頓虛擬貨幣“挖礦”行為。6月18日,四川省發改委、四川省能源局發布的《關于清理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的通知》顯示,對于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目前已排查上報國家的26個疑似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由相關市(州)政府牽頭,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省能投集團配合,完成甄別清理關停工作。
5月25日,內蒙古發改委就發布《關于堅決打擊懲戒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八項措施(征求意見稿)》,此舉被認為是“監管打擊比特幣‘挖礦’的第一槍”。6月9日,青海省工信廳下發《關于全面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的通知》,提出對有關虛擬貨幣挖礦行為開展清理整頓。
可以看到的是,監管重拳之下,近兩個月來比特幣價格一路走低,目前價格不到3.4萬美元/枚,較4月時超過6.3萬美元/枚的歷史最高點縮水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