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公布了2021年養老金調整方案。據《中國銀行保險報》不完全統計,已經有15個省份的方案出爐,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河北、遼寧、江蘇、新疆、甘肅等省(區、市)。
2021年4月,人社部、財政部聯合發文,明確從2021年1月1日起,為2020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20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5%。各省份以全國總體調整比例為高限,確定本省份調整比例和水平。
據了解,之所以每年除了國家統一進行調整外,各省份還會繼續制定調整方案,是因為每個地區經濟水平不一樣,因此繳費金額和比例也會存在差距。
此次調整,繼續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準基本一致;掛鉤調整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人員多得養老金;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
根據各省份已發布的方案,每個省份的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細則存在一定的差異。
數據顯示,各省份定額上調普遍在每人每月30-70元之間,其中,上海定額調整最多,每人每月增加70元。
掛鉤調整方面,除上海之外,其他省份均采取與個人繳費年限、養老金水平“雙掛鉤”的調整政策。上海僅與個人養老金水平掛鉤,明確以2020年12月按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每月增加3%。
在按繳費年限掛鉤調整的省份中,江蘇、遼寧等省份還采取了“階梯式”調整,比如,遼寧規定符合國家規定繳費年限的退休老人,每滿一年可以增加1元,累計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部分,每滿一年可額外每人每月增加1元。
在定額調整和掛鉤調整基礎上,各省份還公布了照顧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群體的調整方案。比如,上海對2020年底前女年滿60周歲、男年滿65周歲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0元;北京對于一些原享受100%工資退休費的老工人,在享受老年傾斜政策基礎上,還可以每月增加325元或355元。
此外,各地養老金調整方案均明確自2021年1月起執行,因此需向退休人員補發增加的養老金。具體時間上,大部分省份表示,將會在6月份開始發放,7月前將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到位。